请加关注:
陕西师范大学团委-启夏青年网
学院风采

文化与人生:人格境界是如何养成的——理科部第四十七期博雅讲坛成功举办

发布日期:2013-04-07

    2013年3月28日晚7:00,理科部第四十七期博雅讲坛于雁塔校区积学堂成功举办。我校教授、博士生导师袁祖社教授做了题为“文化与人生”的精彩报告。袁祖社教授现任我校政治经济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以及我校社会科学学部委员,2010年度入选“宝钢教育优秀教师”。他的主要学术领域为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国外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价值哲学、人文学、现代公共哲学以及制度伦理学等。本次报告会由理科部党总支书记、主任吴保卫教授担任主持。理科部党总支副书记郑生忠、教学副主任周宝石、行政副主任郭元、分团委书记鲁燕、及办公室与学工组各位老师出席了本次讲座。
    讲座伊始,袁教授围绕本次论题提出了“文化”、“人生”、“人格”、“境界”这四个关键词。他讲道:这四个关键词是对于看似熟悉,实际却非常陌生的“文化现象”所做的三重追问,即我们为什么有文化,文化是如何形成的,文化以何种方式可以助益我们“按照人的方式”成为我们自己。紧接着,他引用迈克尔·卡里瑟斯所撰写的书《我们为什么有文化》阐述了文化存在的必要性,并从本质上详细的介绍了文化的起源与发展。最后,袁教授引用了三个小故事讲述文化的本质:一种根植于内心的素养,一种无需他人提醒的自觉,一种以承认约束力为前提的自由,一种能设身处地为他人照相的善良,一种带着宽容去看待世界的心。最后,进入提问环节,同学们积极踊跃发言,袁教授耐心作答。至此,讲座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本次讲座较好的引导了同学们对于文化的深刻思考、对影响我们所思所想的诸多文化也有了更多的认识与反思,有助于世道人心的提升的同时培养了作为未来新文化主体的同学们“从我做起,发展民族软实力与文化自信”的意识,对同学们优良的社会文化气质和价值内核的养成有重要的引导作用。














主办单位:共青团陕西师范大学委员会
地址:西安市长安区西长安街620号陕西师范大学新勇学生活动中心四层

联系电话:029-85310386
传真:029-81530861
E-mail:tuanwei@snnu.edu.cn

技术支持:【西安易达】     陕ICP备1100164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