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11月7日,旅游与环境学院2011级地理科学专业、地理科学创新实验班共90名同学在地理系主任孙虎教授和王宁老师的带领下开始了本次实习。老师和同学们首先乘火车经成都顺利到达峨眉山市峨山镇。经过简单的修整开始了本次实习。
本次实习分为地质、地貌、水文、土壤、植被等不同自然地理要素,进行了深入的了解。并在实习期间安排了爬山,对知识进行学习的同时不断的实践与复习、拓展知识、训练野外技能。
在刘护军副教授的带领下开始了本次实习的第一讲--地质学实习。首先,同学们参观了峨眉山博物馆,通过刘老师详细的讲解以及馆内丰富馆藏的辅助了解,同学们对峨眉地区的地质年代、地质构造出和岩石性质有了详细的学习。在此基础上刘护军教授又带领大家进行实地的测量,通过获得地质实体的感性认知巩固加深所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初步掌握了野外考察的方法。
全体同学在孙虎教授的带领下来到峨眉山植物园。在当地植物老师的介绍中了解了峨眉的气候类型、动植物种类及它们的形成原因和分布地区等。顺着园间的小路一路认识峨嵋地区的珍惜植物、药用植物、奇花异草等,在真实的认知中深化所学知识、扩充眼界。我们又在孙虎教授的带领下进行了地貌实习,对黄湾地区的峨眉河的形成进行了分析并对河漫滩进行划分与素描记录。在青山绿水间运用课堂所学深化知识掌握技能。
在峨眉山,同学们仔细观察了峨眉山植被垂直地带性的变化、气候的变迁、植被带的更替等,是对所学知识最感性的一次认知。全体同学在孙虎教授的带领下来到川主河,在当地水利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水文实习。首先,在孙虎老师的介绍进行全面了解。其次,分小组对不同河段剖面进行测量记录数据并绘图。最后,学习使用便携式流速流量测定仪进行河流流速的测量。
王宁老师和孙虎教授的带领下在本地区进行土壤实习。在三个不同地点分别对紫色土、黄壤和水稻土进行刨面的挖掘和修整,直观的了解其发展形成因素并进剖面的描述与记录。
经过为期6天的自然地理综合实习,在负责老师细心的讲解及耐心解答下,同学们对峨眉地区的地质、地貌、植被、水文、土壤有了一定的了解。通过此次野外实习,同学们不仅复习了所学的自然地理的知识,而且在实地观察的基础上巩固加深所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并掌握了野外考察的方法,顺利完成实习任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