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5日上午9时30分,文科部辅导员履职能力培训会于六附楼一层会议室召开。本次培训以“如何剖析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为主题,邀请我校心理学院陈青萍教授主讲。文科部党总支副书记屈桃,2012、2013级全体辅导员参加了培训。
会议开始,文科部党总支副书记屈桃首先简要阐述了辅导员履职能力系列培训的目的和意义,向大家介绍了陈青萍教授的相关情况。陈教授研究领域涉及临床心理学研究,心理健康教育,是我校心理学院博士生导师,兼任陕西省科学技术协会第六届、第七届委员、陕西省委防范和处理邪教问题办公室特聘专家、陕西省心理咨询师协会副理事长、陕西省预防医学协会精神卫生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陕西省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委员会副组长等,研究成果丰硕。
在培训中,陈教授认为健康不止是从生理上,更是从心理上要保持健康,她指出心理健康具有三大功能,第一,作为一种生理机能,心理健康能够帮助人们尽快适应环境,以确保健康的生活状态和良性的自我发展。第二,心理健康具有良好的社会功能,她建议各位辅导员应引导学生以自身为出发点,学会主动融入集体,并着重从生活与学习、课外实践活动、社会角色履行、人际交往技能等四方面充分接触社会。第三,心理健康还表现在能够正确地反映、认识客观世界的本质及其规律性和创造性。同时,她还从大学生的现状与其所在的现实环境入手,深入分析了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根源,认为健康不止是生理意义上的身体健康,更是认知、心态、思维方式以及自我评价的重要体现。
接下来,陈教授分为“心理健康”、“心理不健康”、“心理障碍”这三种心理状况,具体分析了当今大学生心理情况的变化和产生心理问题的根源。她从大学生一般心理问题入手,指出了几点大学生的常见心理问题,例如挫折心理,郁闷心理,厌学心理等七种问题,并指出由这些普通心理问题引发的严重的品行问题甚至更严重的伤害。之后,她从偏执性人格,冲动性人格等不正常人格入手,用大学生犯罪事件为例子剖析大学生严重的心理问题。围绕心理障碍,她指出一旦出现人格障碍便是心理障碍的前兆,多种心理问题常常是交叉重叠在一起的,应利用良性的方法将郁结发泄出来。
在互动环节,文科部辅导员们纷纷向陈教授提问,就学生中存在的一些普遍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并针对辅导员们提出的问题予以解答,认为教育是爱的艺术,所有的教育方法都应该秉承人性化、差异化、以及发展的原则和态度。注重彼此之间的换位思考,尽量以朋友而非教导者的姿态了解学生真实想法,帮助其打开心结。
通过陈青萍教授深入浅出的讲解,不仅为文科部辅导员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心理干预措施,也提升了文科部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应对能力。至此,本次培训会圆满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