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4-11-19
11月18日下午,基础教育名师讲堂旅游与环境学院分讲堂在格物楼一层报告厅举行。此次邀请到了西北大学附中特级教师赵丽老师为师生作了《课例研究与有效教学》的专题报告。报告会由地理系副主任户清丽副教授主持。 赵丽老师首先从选课、教学设计与备课、观课与上课、评课与教学课例等方面讲述了如何上一堂课,并结合湘教版课程的内容具体说明整个流程。讲座中,赵丽老师详细说明了课例研究与常规教学研究的区别,分别从指向性、教案编写依据、关注的焦点与问题、反思的内容、实践情况及结果等方面进行比较,说明两者之间的不同;课例研究是围绕着问题,结合教学设计、课堂观察、交流研讨三个方面,对课例进行研究,它共有问题式课例研究、主题式课例研究、混合式课例研究等三种类型。赵老师强调,在课例研究中应注重教学反思与教学设计,她认为教学反思会使得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对教材内容、教学理论、学习方法有着认知变化。赵丽老师还提到,课堂教学设计共有学习目标、学习者特征、知识结构分析、课堂学习环境创设、程序与时间、评价与反馈等多个环节,每个部分都与学习活动环环相扣,紧紧联系。 赵丽老师说:“有效课堂,是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课堂;是促使师生、生生多维度互动的课堂;是促进学生积极思维的课堂;是关注全人教育的课堂。”有效课堂就是要关注学习效率,关注目标的引导、达成和生成,致力于在减轻学生负担的情况下,提高学习质量和效益。有效课堂包括宽度、深度、温度三个维度。宽度指的是教育范围的广度,深度是学科知识了解和掌握的厚度,温度则是学习过程中人文温度。效果、效用、效率是评价有效课堂的标准。而实现有效课堂应强调师生的互动,互动包括多维互动、单向性交往、立体型交往等多种类型。 赵丽老师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具体、形象地说明课例研究与有效课堂的内涵,并分享她的教学方法与人生经验。户清丽老师也表示希望同学们能把握当下,成为一名有思想、有智慧老师。
主办单位:共青团陕西师范大学委员会 地址:西安市长安区西长安街620号陕西师范大学新勇学生活动中心四层
技术支持:【西安易达】 陕ICP备1100164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