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下午,理科部“科研训练营之首届模拟答辩大赛”在4101教室拉开帷幕。出席本次大赛的专家评委有来自我校国际商学院的许军教授,食品工程与营养科学学院的段玉峰教授,生命科学学院的杨章民副教授,物理学与信息技术学院的黄晓峰副教授,旅游与环境学院的王宁老师,以及负责理科部学生科研创新工作的指导教师高扬老师。
比赛伊始,主持人对科研训练营计划以及大赛的规则和流程作了简单介绍。紧接着,高扬老师代表理科部致辞,她首先感谢各位教授嘉宾的莅临指导,并表达了对同学们的殷切期望。随后,模拟答辩正式开始,各团队成员按现场抽签顺序进行答辩。他们分别就研究课题、背景、内容、目的、意义、方案,创新性和可行性等多方面对项目进行详细阐释。项目陈述完毕后,四位教授对各组答辩进行点评和提问,涉及选题可行性和研究价值。期间,许军教授简单介绍了本科生应该如何做科研,为大家指点迷津。
答辩结束后,来自科研服务队不同专业的20位大众评审投票选出本次大赛“最佳人气辩手”。最后根据分数统计,2014级地理科学2班的科研项目《陕南秦岭地区(山区)环境对当地经济的影响》荣获一等奖,《大学生手机社交媒体依赖对拖延症的影响》和《推动马铃薯储存、留种研究》获得二等奖,三等奖分别由李黎、陈希和徐春媛团队获得,其余团队荣获优秀奖。
通过答辩,不仅增加了同学们科研的兴趣,更让大家走近科研,了解科研,学会科研的思维与方法。据介绍,为更好地帮助学生提升科研素养,理科部于5月6日举办首届科研训练营模拟答辩赛前指导大会,理科部辅导员何苗担任主讲嘉宾,她就答辩时“PPT的主要内容”、“如何设计PPT使得老师对其一见钟情”、“什么是科研”、“怎样提出问题”、“科研选题的角度”、“科研选题的一般原则”以及“如何查阅文献”等一系列同学们感兴趣的话题进行了深刻细致的讲解。
此次“科研训练营”模拟答辩大赛是理科部继“三方学科体验平台”之后为促进学生开展自主科研、激发科研热情、完善科研流程的又一全新举措。旨在通过联系专家教师,积累理科部学生“科研训练营课题库”,帮助同学们掌握科研项目答辩的基本规范,为日后申报我校各类科研项目做充分的准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