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26日上午9:00,第十期大学生争鸣论坛在雁塔校区教学四楼4101和4103教室成功举办。出席本次论坛的有理科部辅导员王阳阳老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费鸿博同学,以及70余名来自我校不同专业的同学。
在大会启动仪式上,主持人米璘首先介绍了到场嘉宾,并对本期主题“互联网红包正在改变着什么”作了介绍和引导。接着,王阳阳老师对大家的到来表示了欢迎,并阐释了“互联网+”时代大学生争鸣论坛“开放、共享、包容、创新”的四大理念,希望同学们学会从不同层面去看待问题,在坚持“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的基础上,学会海纳百川和不断创新。
在分论坛讨论环节,主持人范倩雯、韩泽宇首先对主题“互联网红包改变了什么”作了引导,他们表示:随着网络科学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红包从众多网络活动中脱颖而出,成为当今时代的一大热门,除夕夜利用手机、电脑等通讯工具“抢红包”的人数突破4亿大关。接着,与会代表分享了自己对于网络红包的看法。一部分同学认为网络红包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人们真正在乎的并不是收到多少钱,而是那份抢到红包后被无形放大的惊喜。比起现实生活中的交流,发红包更能调动起人们的积极性。也有同学说,“本是新春好佳节,红包相煎何太急”,在我们对着手机屏幕忙得不可开交的时候,我们失去的不只是时间,更是失去了与我们的家人相处、共同庆祝节日的机会。最后,同学们预判了红包热的持续时间,并讨论了大学生应怎样理性应对红包热浪潮。
大会交流环节,来自西安市工商银行师大路支行的负责人王芳女士,陕西师范大学商学院闫亮博士通过视频向大家表达了自己对互联网红包的看法。视频中,王芳女士表示,网络红包的发展,不仅促进电子货币的发展,还为人们之间的交流提供了便利。闫亮老师则提出,网络红包作为一种新型的交流方式,人们要客观的看待,我们在领取红包的同时,更应注重红包背后的含义。接着,大会发言人胡雪莹对分会场中参与者们的发言做简要总结,她表示,互联网红包对人们的生活有利也有弊,我们在享受惊喜的同时也应该取之有度,相比沉溺网络红包,我们更应该珍惜眼前陪伴自己的人和物。最后,主持人宣读了论坛获奖名单,并请嘉宾为获得优秀发言人和最佳人气奖的同学颁发奖品和证书。至此,第十期大学生争鸣论坛正式落幕。
通过本次论坛,同学们对“如何看待网络红包和传统红包”、“如何正确使用网络红包”等问题有了深刻的理解和认识。与会代表纷纷表示,通过本次活动,不仅收获了知识,开拓了眼界,在以后的生活中,更应注重红包背后的寓意,使红包真正成为人际交往中的“粘合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