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升我校第十九届研究生支教团教学能力水平,帮助成员了解具体支教情况、增强志愿服务意识,3月17日晚,校团委邀请第十六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陈杰、付增祺、刘东,于新勇活动中心3层马列办公室开展了经验交流座谈会。校团委干部刘炜,十九届支教团成员全体参会。
刘炜首先向大家简要介绍了陈杰、付增祺以及刘冬三位支教团前辈的支教分配情况。随后,三位分别针对气候地理概况、生活饮食习惯、教学任务经验、志愿服务情况向大家分享个人经验。志愿服务于陕西省榆林市佳县的陈杰对于服务地佳县的自然生活条件进行介绍,并在教学讲授方面事无巨细的向成员们分享,以及支教团成员的言行方面对学生三观的影响,应注重为人师表,做学生的榜样。付增祺对甘肃省天水市张家川回族自治县的学生情况以及实际教学中会遇到的问题进行说明,并希望成员能始终立足课堂,以教学服务为本。他也强调作为研究生支教团成员,要明确自己志愿者身份定位,积极调整自己心态去适应支教工作。曾服务于陕西省商洛市山阳县的刘东着重对课前备课、学生管理方面进行了经验分享,他认为备课是讲好一堂课的基础,更是我们应该具备的核心素养,要以课本为准,更要关注学术前沿。随后,三位志愿者前辈还对支教团成员提出的问题进行答疑解惑,并分享了各自的处理经验和解决、建议方法。最后,刘炜也对支教团成员后期工作提出“四个全面”的希望要求,要做到全面认识扶贫支教工作、全面认识支教地、全面认识自己能力短板、全面认识时间和形势,希望第十九届支教团能接好传承的接力棒。
通过本次经验交流会,支教团纵向的“传、帮、带”效应凸显,支教团成员对于服务地的情况有了进一步了解,也更加明确日后努力的方向和肩上担负的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