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晚7点,我校在雁塔校区二层学术报告厅举行大学生骨干学习“2018全国两会”精神理论培训讲座。全国人大代表、我校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民建陕西省委常委、民建陕师大支部主委方兰教授向广大学生骨干专题传达全国“两会”精神。本次理论培训会由我校团委副书记高扬主持。
方兰从会议概况、会议的主要精神、我省代表团的主要活动和工作、学习贯彻的要求四个方面对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精神进行了传达和解读,并分享了自己作为全国人大代表的参会感受。方兰在讲座中指出,这次全国“两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是全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会议听取和审议政府、人大和“两高”工作报告,审查批准计划、预算报告;审议通过宪法修正案、监察法和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选举和决定任命新一届国家机构领导人员;可见此次会议具有跨时代的里程碑意义。
方兰认为此次全国“两会”具有“高举旗帜、维护核心;发扬民主、集中民智;选举顺利、完成换届;风清气正、传递新风;开放透明、彰显自信”五个显著特点,充分体现了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会议制度的先进性和优越性。作为全国人大代表,方兰对我省代表团的主要活动和工作从四方面做了总结,分别是“旗帜鲜明讲政治”、“议案建设质量高”、“宣传报道有声势”、“严守纪律作风硬”,体现了我省代表团成员对参与政治生活的高度热情。这四个环节也反映出了我省代团自觉加强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将代表身份看做职责而非荣誉,为第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出谋献策的积极性和实干精神。
会议进行中,方兰就文学院陶路江同学提出的“扶贫攻坚战中,如何切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问题进行了详细回答,她介绍了我国目前的三大攻坚战,而扶贫攻坚战作为其中重要的一环,应当确保其精准性,提高农村地区基础保障的覆盖率,落实“建档立卡”的动态更新。对于民族教育学院热甫克提同学指出的“南疆地区如何平衡农业用水和生态用水之间的关系”的问题,方兰从自身的实践经历出发,犀利地指出新疆地区虽然城镇居民节水意识很强,但农业灌溉水资源却存在巨大的浪费问题,这首先与当地水分蒸发量大的自然条件相关,也与当地农业用水价格低、效率不高脱不开关系,并举了张掖地区成功的水资源利用案例,供学生参考。对于食品学院杜瑶关于西安市雾霾问题的思考,方兰从自然、政府、企业三个主题进行了原因分析和改进意见,强调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性。
会上,方兰在回答哲政院霍娜同学关于“人大代表应当如何密切联系群众”的提问时表示,作为一名人大代表,首先她的邮箱联系方式等信息保持公开状态,其次,工作内外她经常到各地区走访调研,几乎所有的反馈信息都直接来自基层群众;最后,她表示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并非是一个僵化的定式,而是灵活的、自由的,只有多在基层走动,收集民意民情,才能真正履行人大代表的职责和义务。同时,方兰对我校学生骨干关注时政、关注社会、关注民生,积极为国家发展建言献策的态度表示高度赞许,并以“不忘初心,继续前行”八个字对讲座进行了总结,表达了对同学们的期许。
讲座圆满落幕,高扬在总结中指出,方兰教授的报告主题鲜明、重点突出,逻辑严密、内涵深刻,以很高的政治站位向广大学生干部展现全国“两会”盛况和传达会议精神;同时,她留意到方兰教授带着问题出发,从实践中找答案,分析问题角度全面、涉及面广泛,这些观点对学生科研项目的开展提供了新思路和借鉴意义,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最后,高扬提倡广大学生干部以学习“两会”精神为契机向身边更多的同学传达“两会”精神,不断学习、自觉担当,为社会进步、学校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文/文学院/蒋东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