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加关注:
陕西师范大学团委-启夏青年网
第十四次团代会

【工作巡礼】心理学院:志愿至美,至心志远

发布日期:2019-12-06

       心理学院深入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把学生的志愿服务工作充分融入思想道德教育、专业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以“拼搏、奋斗、奉献”为主题,丰富学生的第二课堂,帮助学生在志愿服务活动中学真知、悟真谛,拓展眼界、提升能力、充实社会体验、丰富大学生活,培养学生敢于担当、服务社会、报效国家的情怀。

       一、打造专业化平台,找准角度,提升学生志愿服务工作水平

       志愿服务是新形势下高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载体和重要平台。学院党政领导高度重视社会服务工作,依托学科优势和专业特色,在航空航天事业发展、教师心理健康水平提升、基础教育改革、心理援助服务等方面,长期以来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学科声誉。依托经验积累和社会影响力,学院注重加强对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顶层设计,打造专业化平台,建立“一个社团,一支队伍,一个平台”服务体系,推出具有学科特色、符合社会要求、满足学子需求的专业化志愿服务,激励和吸引更多的心理学子参与公益、投身实践,努力实现志愿服务精神“溢出效应”最大化。

       1.一个社团

       心理学社,至今已成立30年,是学校唯一一支大学生心理辅导类志愿服务型社团,多年来,社团针对社会热点和焦点心理问题,在做好传统优势项目和活动的基础上,不断挖掘适应新时代发展、符合学科特色的平台,继续做好具有鲜明心理学特色的各类心理援助及志愿服务工作,曾荣获陕西省高校优秀学生心理社团最佳宣传奖、学校“十佳”学生社团和志愿服务优秀单位等荣誉称号,今年也作为学校自荐社团之一参加“全国高校百强学生社团”寻访活动。

      2.一支队伍

       “心星”大学生心理辅导实践团,旨在通过帮助特殊儿童做好心理疏导,开展对中小学生、民警、社区低保人员等群体的心理测评和辅导工作,让心理学专业更好地服务社会,让心理学子更好地奉献社会,让专业实践活动更接地气。实践团曾多次荣获陕西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称号。以自闭症儿童心理援助活动为例,2019年上半年,团队共派出志愿者50余人赴拉拉手特殊教育中心、西安市第四医院等地开展工作,服务时长高达1500余小时。

       3.一个平台

       “陕STAR暖心阁”线上心理咨询平台于2017年5月25日(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日之际)正式上线运行,旨在引导学生关注自身心理健康,关爱自我心理成长,通过网络媒介进行形式多样化的心理学科普、线上心理咨询和心理学电影书记推荐等心理教育过程,打造师大学子的心灵驿站。

       二、坚持项目化运作,提炼精度,树立学生志愿服务工作品牌

       志愿服务是新时代青年学子喜闻乐见的生活方式。学院坚持在志愿服务品牌建设过程中,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吸引师资、智力、合作、资金等资源要素,通过项目化运作整合资源、立体式合作拓展阵地、品牌化建设彰显特色,逐步形成了满足社会诉求、学院关心支持、学生积极参与的生动局面,帮助学生在社会的大学校里,掌握真才实学,学会责任担当,以实际行动促进社会进步。

       1.项目化运作整合志愿服务资源

       所有志愿服务活动实行项目负责制,项目负责人带领团队制定活动计划并上报学院团委,学院从项目的目标设定、策划设计、职责划分、过程管理、考核评估等各个环节精准把控,规范管理。在实践中,学院注重深化传统重点项目,针对特殊儿童、中小学生、公安民警、社区服刑人员等人群,鼓励学生立足校园,走向社会,在力所能及的各个领域广泛开展扶民助民的志愿服务,推动志愿服务的持续发展。在学校第二届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中,学院“心星”大学生心理辅导实践团、派普被试中心申报的服务项目分别荣获金奖和银奖。

       2.立体式合作拓展志愿服务阵地

       学院积极联系、主动开拓、不断加强学生志愿服务基地建设:在西安中学、西安高新一中、铭城小学等单位,建立学生关爱帮扶基地;在西安市精神卫生中心、第四医院、碑林区拉拉手特殊教育中心等单位,建立学生阳光助残基地;在西安市沣东新城分局、高新分局、地铁公司等单位,建立学生专业实践基地;在西安市莲湖区计生局、大唐社区、长安社区等单位,建立学生社会服务基地。通过与社会需求单位建立合作育人关系,发挥聚合效应,为学生提供锻炼、展示、提升自我的社会平台,丰富学生的志愿服务内容和形式,帮助学生学以致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收获成长,找到青春价值。

       3.品牌化建设彰显志愿服务特色

       学院坚持传统与创新相结合,发挥学科优势,彰显专业特色,针对社会热点和焦点心理问题,在做好传统优势项目和活动的基础上,不断挖掘适应新时代发展、符合学科特色的志愿服务工作品牌,如:守护“蓝色的你”——关爱特殊儿童、“仙姐姐”中小学生义务心理咨询、公安民警EAP服务、“心伙伴”大学生敬老志愿服务等,扎实做好具有鲜明心理学特色的各类心理援助及志愿服务工作,知行合一,以知识回报社会。在第四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陕西赛区省级复赛中,我院项目《陕西师范大学:“心伙伴”大学生敬老志愿服务平台》荣获主赛道银奖;在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陕西赛区省级复赛中,我院项目《公安民警PAP服务助力社区弱势群体心理援助项目》荣获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银奖。


主办单位:共青团陕西师范大学委员会
地址:西安市长安区西长安街620号陕西师范大学新勇学生活动中心四层

联系电话:029-85310386
传真:029-81530861
E-mail:tuanwei@snnu.edu.cn

技术支持:【西安易达】     陕ICP备1100164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