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加关注:
陕西师范大学团委-启夏青年网
青年团校

我校青年讲师团成员赴“菁英计划”第四期团支部书记轮训班进行主题宣讲

发布日期:2019-10-16

       为贯彻落实《共青团中央关于实施“青年讲师团”计划的通知》要求,激励广大团员青年在实践中宣传新时代党团精神,推动我校青年讲师团全年常态化宣讲活动的顺利开展,2019年10月13日晚,我校“青年讲师团”成员、青年团校朋辈辅导员牛欣欣、于璐赴“菁英计划”第四期团支部书记轮训班进行主题宣讲,青年团校秘书处及第四期团支部书记轮训班全体学员参加。宣讲会由青年团校秘书处副秘书长郭艺博主持。

       首先,讲师团成员牛欣欣以“三会两制一课”作为宣讲主题,分别从“三会两制一课”的主要内涵、重要意义以及具体内容三个方面向团训班学员展开详细讲解。

       宣讲伊始,牛欣欣向学员们阐明了“三会两制一课”的主要内涵。接着,牛欣欣向学员们讲述了“三会两制一课”的重要意义,它是共青团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的必然要求;是推进团要管团、从严治团的重要载体;是加强团员思想政治教育和自我教育,强化团员意识,提升基层团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制度保障。牛欣欣向学员们介绍了“三会两制一课”的具体内容,她从召开会议的程序、会议内容、注意事项等方面分别做详细介绍,并多次强调要注意会议的严谨性,如召开会议的出勤情况,名词的全称等;关于“两制”,即团员教育评议制度、团员年度团籍注册制度,她向学员们详细介绍了评议的主要流程和内容、如何开展评议、评议过程的注意事项等,也强调了团籍注册的重要性和具体时间点;关于“一课”,即团课,她从参加团课的意义,时间要求等方面切入,举例一些优秀团课的开展过程及取得的效果,告诉学员们要创新方式,努力设计思考,提高班级团员积极性,开展好团课和团日活动,积极参加学院和学校举办的微团课大赛,提高自己的能力,也使得团的活动深入人心、实现育人效果。

       最后,牛欣欣强调“三会两制一课”是团内生活的基本制度,是团内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也是推进“从严治团”的基础性工作。牛欣欣寄语团训班全体学员,作为一名团支书,是团的工作的中坚力量,希望学员们能够通过此次交流,学习领会“三会两制一课”的目标定位、主要任务、实施流程以及注意事项,希望大家能够全心全意参与到团的建设中,把握好锻炼的机会。

       接下来,讲师团成员、教育学院团委副书记于璐以“青春同行,团日活动要有温度”为主题向大家进行宣讲。在合唱庄严的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歌后,于璐分别从“什么是团日活动”、“为什么需要团日活动”、“怎样办好团日活动”、“案例分享”以及“不忘初心,入团誓言”五个部分展开详细介绍。于璐首先介绍了什么是团日活动以及它的现实意义,并着重介绍开展团日活动的重要性,从团结同学、解决实际问题以及扩大团的影响力三个方面来解释为什么需要团日活动。随即,于璐就“如何办好团日活动?”与学员们进行了详细探讨,她从“做好民主调研、尊重同学意见”、“活动内容形式创新”、“把握方向、突出团味”、“创新组织管理方式,增强团员参与感、获得感”四个方面宣讲办好团日活动的方式方法。她在宣讲中强调,团日活动的开展首先要征求团支部所有团员的意见,做到众筹众评;其次要努力在活动内容及形式上提高新意,以此增强团员们参与的积极性;更为重要的是,要把握好团日主题与时代共进,符合当下时代要求,也可借助民主生活会等方式来加深活动的深度与广度。此外,于璐在讲述办好团日活动时结合亲身经历指出创新组织管理方法在增强团员参与感、获得感的优越性。于璐用生动幽默、深入浅出的语言,拉近了团学知识与学员们的距离,极大提高了学员们的学习热情。学员们积极提问,报告会场气氛活跃。

       宣讲会的最后,于璐带领参会所有成员重温入团誓词,鼓励大家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忘跟党初心、牢记青春使命,努力地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

       据悉,我校“青年讲师团”坚持全年常态化主题宣讲,自2019年3月以来,青年讲师团已先后在我校各初级团校、各班级团支部、西安市长安南路小学、西安市济民养老院、延安市八一敬老院等地开展了65场主题宣讲,覆盖了312个班级团支部、1万余名各界群众。下一阶段,青年讲师团将继续围绕党的理论、党史国史、形势政策和青年关心关注的问题,开展面对面的常态化宣讲工作,全面提升团员先进性、夯实团务基础,在宣讲实践中传播与践行新时代党团精神,激励和引导广大青年真正在内心深处增强“四个意识”、坚定 “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努力为学校、为社会培养造就新时代爱国、励志、求真、力行的奋斗者和实干家。

 


主办单位:共青团陕西师范大学委员会
地址:西安市长安区西长安街620号陕西师范大学新勇学生活动中心四层

联系电话:029-85310386
传真:029-81530861
E-mail:tuanwei@snnu.edu.cn

技术支持:【西安易达】     陕ICP备1100164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