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结合疫情防控相关工作要求和学校实际,校团委积极鼓励全体学生在2022年寒假期间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学生运用专业知识、提升实践能力,在社会实践中坚定理想信念、站稳人民立场、练就过硬本领、投身强国伟业,争当“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的新时代青年,充分展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的责任担当,喜迎建团百年。现将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
喜迎建团百年,共谱青春华章
二、活动时间
2022年2月至3月
三、参与对象
全体在校学生
四、活动内容
根据疫情防控要求,坚持“就近就便、灵活多样、安全开展”原则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不聚集不扎堆,不跨区域流动,不在疫情中高风险地区开展实践活动。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结合共青团中央“新时代新征程,新青年兴家乡”2022年寒假全国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相关内容,以“建团百年”为引领,围绕牢固树立“四个自信”,重点按照以下主题开展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
(一)“探寻红色变迁,坚定道路自信”专题社会实践活动
依托家乡红色资源,通过搜集相关文字、图片、音像,围绕革命人物、革命文物、革命事件、革命遗址、革命精神,深入挖掘、征集和整理蕴藏其中的团史线索和红色团史故事;结合自身专业和学科专长,通过对家乡的考察调研,了解家乡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发展变化状况,观察和分析家乡在政治发展、经济建设、文化繁荣、民生改善、社会治理等方面的成就,积极投身乡村振兴,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争做党的精神的传承人。
(二)“讲好中国故事,坚定理论自信”专题社会实践活动
利用寒假返乡机会,深入宣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和国家“十四五”规划,讲好中国故事,讲好中国共产党故事,讲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故事,让身边人更加了解国家发展和建设的新进展;引导团员青年学生充分认识时代赋予的崇高责任,在建团一百周年之际,继续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内涵的五四精神作为青年人的精神引领,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赓续红色血脉。
(三)“助力疫情防控,坚定制度自信”专题社会实践活动
遵守疫情防控政策,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和技能专长,积极参与社区疫情间心理疏导、医护子女辅导、便民利民咨询服务等志愿服务活动,传递爱心和温暖;探寻当地特别是优秀校友在疫情防控工作中的典型事迹,挖掘其中蕴含的“西部红烛 两代师表”精神品格,讲述师大和师大人的抗疫故事,在疫情防控中感受伟大抗疫精神;以疫情防控重大战略成果、脱贫攻坚历史性成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成就等为现实教材,引导团员青年领悟党的领导、领袖领航、制度优势、人民力量的关键作用,形成正确认识,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争做新时代青年筑梦人。
(四)“读懂国情社情,坚定文化自信”专题社会实践活动
通过文化寻访,记录和宣传家乡特色文化、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传承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记录民族文化和民族风俗,深入探索传统文化基因;通过生态调研、查找文献、实地走访调查等方式了解家乡生态现状,寻求解决措施,带动更多人参与到环境保护的行动中,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走进乡村开展艺术创作、全民阅读、文化普及等活动,充分运用新媒体途径扩大当地文化宣传力度,讲述传统优秀文化不一样的魅力,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助力文化强国建设。
同时,学校鼓励实践团队在做好疫情防控前提下,紧扣“返家乡”实践主题,结合专业学习特点与学科发展需求开展寒假社会实践活动;鼓励按照《关于开展2022年“优秀学子寒假回访母校”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开展“优秀学子回访母校”专项实践活动;也可在遵守属地疫情防控管理要求的原则下,自主选择创新创业、乡村振兴、教育教学、志愿服务等符合时代主旋律的实践主题,合理设计活动方案,自主社会实践活动。
五、组织方式
(一)学生自组团队
可跨学院、跨专业、跨年级组建实践团队,由专业教师参与指导;引导社会实践立项与“挑战杯”“互联网+”等创新创业竞赛相结合。鼓励家乡邻近的学生组建团队参加,若不具备组队条件,也可以个人参加。每支团队成员不超过8人,每人仅可参加1支队伍。根据疫情防控要求,鼓励学生就近、就便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二)学生个人实践
未参加团队实践的学生可自愿就近就便开展不少于5天的社会实践活动,撰写不少于1500字的调查报告或心得体会,并填写《陕西师范大学2022年寒假社会实践个人实践登记表》。
六、活动安排
(一)宣传申报(2022年2月7日—2022年2月11日)
各单位广泛宣传动员,有力组织,调动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指导学生组建团队,做好项目规划,并于2022年2月10日17:00前将本单位立项申报材料(详见附件)汇总后,以“单位名称+2022年寒假社会实践申报材料”命名,发送至校团委邮箱tuanwei@snnu.edu.cn。电子版材料签名处可打印签好后提交PDF格式材料,或在文档内插入电子签名均可,校团委组织对各团队申报材料进行审核,。
(二)组织实施(2022年2月12日—3月6日)
各有关单位根据立项情况,做好相关团队和学生的安全教育,制定安全预案,指导学生开展实践活动,跟踪督导检查各项目实践活动开展情况。
(三)结项总结(2022年3月7日—4月8日)
各立项团队认真撰写社会实践工作总结和实践报告(科研论文)并按项目协议书要求结项,社会实践工作领导小组将对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进行表彰。
七、结项要求
2022年寒假社会实践结项分为四大类,分别是社会调研类、政策建议类、宣讲公益类和校友寻访类。各实践项目产出的学术、科研成果级别由社会实践工作领导小组确定。
(一)社会调研类
围绕主题,深入基层调研,结项时须提交实践调研报告(不少于5000字)或公开发表的科研论文。
(二)政策建议类
针对某现行政策,通过调研提出意见建议,结项时提交建议书或调研报告(不少于5000字),可附政府部门对建议的批示(复印件)。
(三)宣讲公益类
围绕主题,有组织地开展参观走访、政策宣讲、志愿公益等社会实践活动,结项时提交活动总结(不少于5000字)。
(四)校友寻访类
利用寒假时间进行校友寻访,收集整理校友信息,建立校友档案库及当地的校友群,整理校友事迹(不少于5000字)。
八、活动经费
(一)经费来源。获批立项的学生自组团队,学校将根据评审情况给予500—5000元的经费支持。未申请或未获批立项的实践团队或个人,视成果产出和社会影响情况,报销部分实践费用(“优秀学子寒假回访母校”宣传活动统一在教务处报名参加)。
(二)学校奖励。实践团队在重要及以上期刊公开发表实践成果,额外支持1000—3000元实践经费。各单位立项项目的实践成果,成功转化为“挑战杯”“互联网+”等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项目并获省级及以上奖项的,该项目所属学院将获得下一年度社会实践额外经费支持3000元,如有多个项目实现成果转化,可累计。
(三)经费使用。学校支持的经费重点解决实践团队的保险、宣传和资料费,差旅费原则上不予支持(“优秀校友寻访”专项实践团队将视成果情况,支持部分家庭所在区域内的交通费用)。
九、相关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思想引导。各单位要将社会实践工作作为实践育人的重要抓手,认真做好宣传动员、立项申报、实践培训、教师配备、团队指导和监督考核等工作,教育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合法合规的社会实践项目。全体实践学生要真实践、真干事,坚决杜绝“拍拍照、盖个章、抄份报告走过场”的假实践、表面文章。
(二)抓好疫情防控,确保活动安全。各单位要把疫情防控作为重中之重,切实把学生的身体健康作为首要目标,坚决不能因为社会实践出现疫情问题,坚决不能去中高风险低实践,坚决不能强制要求疫情相关区域学生参加实践。各支部要严格按照疫情防控和安全工作的要求,对实践学生做好安全培训,重点加强防疫情、防溺水、防交通、防触电、防意外伤害等方面的安全教育,增强学生预见安全风险及防范事故发生的能力。要加强对活动从启动、实践到总结的全过程指导把关,参与学生在实践中要及时向家长、指导教师报备所在位置和安全情况,确保活动安全有序开展。
(三)突出特色实效,做好工作总结。各单位要注意活动开展的实效性,及时跟进实践中的优秀团队和突出个人,各实践团队要及时对寒假社会实践工作进行总结,形成实践总体情况及相关数据,扩大实践影响力。归档整理寒假社会实践中取得的实践成果,及时反馈活动信息,积极推荐各类优秀团队和个人。
联系人:王靖雯
电 话:15249274258
电子邮箱:tuanwei@snnu.edu.cn
附件:
1.2022年寒假社会实践项目申请书
2.2022年寒假社会实践团队登记表
3.2022年寒假社会实践申报立项汇总表
4.2022年寒假社会实践项目协议书
5.2022年寒假社会实践个人实践登记表
6.2022年寒假社会实践安全责任书
陕西师范大学社会实践工作领导小组
2022年2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