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加关注:
陕西师范大学团委-启夏青年网
公告

关于开展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

发布日期:2013-06-24   浏览次数:

各学院、教学部: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五四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我的中国梦”教育实践活动和团的十七大精神,进一步激发广大青年学生成才报国的责任感和积极性,根据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和全国学联2013年大中专学生暑期“三下乡”有关文件精神,按照校党委和团省委的统一部署,校团委决定组织开展2013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学习宣传党的十八大精神和开展“我的中国梦”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以引导青年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深化对中国梦的理解认识、确立为实现中国梦努力奋斗的志向为重点,坚持“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宗旨,继续深化项目化运作模式,引导青年学生在实践的熔炉中增长见识、砥砺品质、强化本领,以蓬勃的朝气和优异的成绩投身民族复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中国梦”的伟大实践。
   二、活动主题
   
实践激扬青春志  奋斗成就中国梦
   三、组织机构
   (一)校级组织机构
   
为加强对我校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工作的领导,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学校成立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校团委)。
   组长:司晓宏   赵  彬
   成员:孔祥利   刘建军   李贵安   郑海荣   吴晓军  马瑞映   刘继波   郭党社   鲁  镇  
         祁斌业   戴  璐  
   (二)院部组织机构
   
各院、部要高度重视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工作,成立由主管学生工作的处级干部、教学副院长(副主任)牵头的本单位领导小组,负责工作的具体实施。
   四、活动内容
   
积极组织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深入基层,紧紧围绕基层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需求,开展政策宣讲、科技支农、文化惠民、教育帮扶、环境保护、法律援助等实践活动,努力扩大活动覆盖面、提升活动实效性。要结合各单位实际,采用点与面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主题实践与专业实践相结合等形式开展社会实践工作。
   (一)“我的中国梦·基层宣讲”实践活动
   
组建十八大精神宣讲服务队,深入机关、农村、学校、企事业等单位,通过报告会、座谈会、宣讲录像、宣传片、流动展板等多种形式全方位开展党的十八大精神、“我的中国梦”和国家民生政策宣讲活动,并通过网站、微博等平台加强互动,激发学生成才报国的热情。
   (二)“我的中国梦·文化宣传” 实践活动
   
组建大学生文化宣传服务队,以弘扬时代精神、倡导文明风尚为目标,精心编排基层人民群众喜闻乐见、贴近基层生活实际,以反映新时代、新生活、新风尚为主要内容的文艺节目,到乡村开展巡回演出,丰富基层群众文化生活,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三)“我的中国梦·爱心支教”实践活动
   
组建大学生爱心支教服务队,赴教育基础薄弱、教育资源匮乏、留守儿童相对集中的乡镇农村学校开展课业辅导、素质拓展、亲情陪伴、爱心捐赠、心理援助等活动。活动中,要将爱心支教与大学生专业能力提升相结合,将阶段结对与长效帮扶机制的建立相结合。
   (四)“我的中国梦·科技支农”实践活动
   
深入贯彻2013年中央1号文件精神,积极开展科技支农、知识助农、科研促农、法律援农等实践服务活动,激励在校大学生深入农村、了解农村、服务农村,“向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在服务中培养与普通百姓的朴素感情,在实践中锤炼大学生的意志品格。
   (五)“我的中国梦·专项调研”实践活动
   
按照项目化运作模式,引导学生科学立项、科学组队,采撷百姓梦想、开展调查研究。实践中,要培养青年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和严谨求实的学术品格,实践结束后,指导教师要指导学生撰写高水准的调研报告和科研论文,完成项目结项。
   (六)“我的中国梦·骨干培养”实践活动
   
要按照我校《大学生骨干培养工作实施细则》的具体要求,全面启动校、院两级“大学生骨干挂职锻炼”活动,积极开辟挂职岗位,扎实做好选派管理、督促检查和考核表彰工作,引导大学生骨干深入政府机关、工厂企业、乡镇街道、学校后勤等服务岗位进行实践锻炼。
   (七)“我的中国梦·生态环保”主题实践活动
   
积极倡导绿色环保生活理念,组织青年学生到农村基层、县域城镇和城市社区,围绕水资源保护、垃圾处理、环境污染、气候异常、资源开发、自然灾害预防等,开展科普知识宣讲、社会调查研究、发展建言献策等活动,普及生态环保理念、引导健康生活方式、推动科学发展方式。
   五、组织方式
   (一)校级团队。
重点组建“我的中国梦”——党的十八大精神宣讲服务团、关爱留守儿童服务团、绿色环保服务团、文化宣讲服务团、爱心支教服务团等校级团队开展社会实践,旨在突出实践成效,扩大社会影响。
   (二)院部团队。各院、部可结合本单位学科特点、专业结构集中组织一支有规模的实践服务团队(每支队伍以15-30人为宜,鼓励硕士、博士参与立项),要结合学生的专业实践和基层需求有针对性地立项组队。
   (三)自组团队。
鼓励学生跨院部、跨专业、跨年级组队(跨专业组建的团队必须配备一名指导老师),鼓励社会实践立项与大学生“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相结合,力求产出一批高水平的学生实践成果。 
   (四)个人实践。各院部团委(总支)要积极动员未参加组队实践的同学就近就便开展不少于15天的社会实践活动,并撰写1500字的调查报告或心得体会,填写《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登记表》(附件6)。凡无故不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同学,本年度素质拓展社会实践考核为“不合格”,并取消其当年专业奖学金和其他评优资格。、
   六、活动安排
   (一)前期动员、组队立项阶段(6月19日—6月25日)
   
各院部要成立本单位2013年暑期社会实践领导小组,负责本单位学生社会实践工作。团学干部要认真学习相关文件,广泛宣传,调动青年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各分团委(总支)、学生会要围绕活动主题,邀请专家,充分论证,撰写社会实践项目申报书。特别要积极支持学生自组团队,认真做好学生自组团队项目的指导和申报工作。
   (二)项目申报、论证阶段(6月26日—7月2日)
   
各院、部要认真做好社会实践项目的组织申报工作,于6月28日(周五)12时前将本单位社会实践立项材料(含院部团队、学生自组团队)报校团委办公室。上报材料包括(1)院部暑期社会实践领导小组名单;(2)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暑期社会实践项目申请书(附件1);(3)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登记表(附件2);(4)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暑期社会实践申报立项汇总表(附件3);(以上材料要求上交纸质版,电子版以“**院部社会实践申报材料”命名发至xtw@snnu.edu.cn,或直接报送团委办公室即可)。
   
校社会实践领导小组邀请相关专家成立社会实践活动项目评审论证委员会,对申报项目的可行性与活动预期效果进行科学论证,并进行客观公正评审,确定立项团队。
   (三)活动组织实施阶段(7月6日—8月16日)
   
各院部要安排专职干部担任社会实践的带队老师,并聘请专业教师指导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学校社会实践领导小组届时将督导检查各单位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情况,各实践团队要加强沟通、及时反馈活动信息,确保实践活动扎实有效。
   (四)后期总结表彰阶段(9月1日—10月20日)
   
各立项团队要认真撰写社会实践工作总结和实践报告(科研论文),要在10月15日前完成结项工作;各分团委(总支)要将学生个人实践撰写的优秀调查报告、科研论文和未参加社会实践的学生名单,于10月15日前报校团委。10月下旬,学校将举行社会实践工作总结表彰大会,交流实践经验、展览实践成果、编辑优秀论文集、表彰社会实践工作先进单位和优秀个人。
   七、经费保障
   (一)院部自筹。
学校规定按本单位大三学生人数划拨社会实践经费,每人10元,从各院部教学经费中列支,专款专用。文、理科基础部的社会实践活动经费从各单位的学生活动经费中支出。
   (二)学校匹配。获批立项的团队,校社会实践领导小组将根据评估情况匹配一定的活动经费,予以扶持。
   (三)经费使用。学校匹配经费重点解决团队的交通、住宿、宣传等费用,保险费用不列入划拨经费,可单独报销。
   八、活动要求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
各分团委(总支)要高度重视暑期社会实践工作,积极争取本单位领导的支持,成立由院部领导牵头的暑期社会实践领导小组,认真做好暑期社会实践的宣传动员工作,邀请学院领导主持召开全院暑期社会实践动员大会,从立项申报、实践培训、经费支持、带队指导、监督考核等环节积极做好暑期实践的各项工作。
   (二)突出特色,注重实效。实践活动要突出专业特点、发挥学生个人特长,结合学术课题研究和城乡基层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各院部要认真研究新情况,增强工作主动性,激发广大同学的创新精神,大胆探索新方式,在活动的载体、途径、方法、领域等方面探索创新,在以往工作的基础上,把活动不断推向深入,确保取得实效。
   (三)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各院部要制定具体措施,利用大众传媒、校园媒体以及微博、人人网等新媒体工具,特别是要充分利用各院部团组织官方微博平台,在活动策划、动员、实施、总结各阶段进行广泛宣传和互动参与,同时,要积极争取社会媒体支持,通过各种渠道及时、准确地做好社会实践工作的宣传报道。
   (四)强化管理,确保安全。各院部要有效落实安全责任,制定暑期社会实践安全预案,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须为团队成员购买人身意外保险,否则将追究相关人员责任;要切实加强对学生自组团队和个人社会实践的监督力度,制定相应的监督办法,全面、准确地掌握各实践团队的安全信息,及时向校团委上报相关情况。
   联 系 人:祁斌业  代晓飞    
   电    话:85310510   85310386  
   电子邮箱:xtw@snnu.edu.cn
   附件:
   
1.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暑期社会实践项目申请书
   2.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登记表
   3.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暑期社会实践申报立项汇总表
   4.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暑期社会实践项目协议书
   5.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暑期社会实践安全责任书
   6.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登记表

                                                                 陕西师范大学
                                                暑期社会实践工作领导小组(代章)
                                                        2013年6月19日


主办单位:共青团陕西师范大学委员会
地址:西安市长安区西长安街620号陕西师范大学新勇学生活动中心四层

联系电话:029-85310386
传真:029-81530861
E-mail:tuanwei@snnu.edu.cn

技术支持:【西安易达】     陕ICP备1100164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