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加关注:
陕西师范大学团委-启夏青年网
公告

关于开展陕西师范大学2025年暑期社会实践的通知

发布日期:2025-06-11   浏览次数:

各二级团委: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落实学校党委部署安排,从陕西、西部、边境、全国四个层面深度拓展实践育人空间和阵地,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在社会大课堂中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练就过硬本领,发扬奋斗精神,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挺膺担当,学校决定开展2025年暑期社会实践。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

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

二、活动时间

2025年7月12日至8月29日

三、参与对象

全体在籍本科生、研究生

四、主要原则

注重运用新时代伟大变革成功案例,充分发挥红色资源育人功能,打造行走的大思政课,着力提升实践育人项目的思政引领力。坚持求真务实,将社会实践与学校教师教育特色和学科建设要求深度结合,深耕品牌项目,打造特色活动,协同各方资源,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加强社会实践安全保障和过程管理,始终把师生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坚守意识形态和安全稳定底线,依法依规组织开展各项社会实践。

五、活动内容

(一)边境国门学校“红烛苗圃”实践育人项目

在校团委统筹下,由相关学院(部)牵头在全校范围内组建14支交流实践团队到内蒙古、吉林、广西、云南、西藏、新疆等省(区)14个边境县(旗、市),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举办各族青少年交流成长营,开展教师专题培训、红色研学等实践活动。各实践团队采取专业混合编队的形式组队。

申报要求:相关学院(部)要主动与结对县(旗、市)会商,商定2025年度活动实践方案和具体时间安排。

相关说明:“红烛苗圃”项目实践经费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资助,经费用于团队实践产生的差旅、保险、宣传和资料印刷费等费用。

(二)“新发展理念在陕西”专题实践项目

各学院(部)立足三秦大地,注重运用新时代伟大变革成功案例,充分发挥陕西红色资源育人功能,围绕“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在陕西的生动实践,组织师生赴科技创新平台、乡村振兴示范点、生态环境保护区、“一带一路”开放高地、民生保障重点项目等开展大思政课实践活动。要积极引导青年学生结合专业所学,开展社会调查、科技服务、政策宣讲、文化传承等实践活动,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在实践调研基础上,为市县行业企业贯彻新发展理念、破解发展难题、实现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贡献青春智慧。

申报要求:本次专题实践活动以学院(部)为单位申报(每单位限报2项)。选题应紧扣“新发展理念在陕西”主题,明确活动市县,按照“切口要小、挖掘要深、目标明确、方案可行、预期成果具体”的要求进行项目设计。避免选题过于宽泛空泛或蜻蜓点水。各学院(部)团委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广泛动员本单位专家人才、科研团队、专业教师和青年学生积极参与,围绕活动主题和内容方向,组建实践团队,设计实践项目,扎实开展实践。

相关说明:“新发展理念在陕西”专题实践项目支持经费根据评审等次确定,经费用于团队实践产生的差旅、保险、宣传和资料印刷费等费用。

(三)“青春祖国行”行走的大思政课专项实践

组织动员广大青年以“返家乡”、学生自组和个人实践等多种形式,重点围绕但不限于“追溯红色记忆、重走红色足迹、传承中华文化、助力乡村振兴、践行基层服务、国情民情观察、赋能学科发展”等多个社会实践领域,奔赴祖国各地广泛开展党的政策宣讲、实地调研学习、普通话推广、生态文明建设、特色产业调研等实践活动。引导和帮助青年学生在投身基层建设、服务家乡发展中坚定信念、增长本领、作出贡献。

申报要求:各学院(部)要积极组织动员、鼓励广大青年学生结合专业特色积极申报实践项目;可跨专业、跨学院组建实践团队围绕实践主题广泛开展实践。学院(部)也可组建院级团队开展实践。

相关说明:实践团队向所在学院(部)团委提出立项申请,各学院(部)团委具体负责本单位实践项目的评审立项,立项结果统一报校团委备案。每学院(部)立项项目不少于10项。

(四)科研合作项目专项实践

为进一步拓展实践育人的空间和阵地,充分发挥科研育人功能,探索形成我校实践育人和科研育人紧密结合的工作机制,设立2025年暑期社会实践科研合作项目。由我校科研团队发起社会调研项目,统一对学生进行专业的行前培训、具体的安全教育和必要的经费支持。鼓励广大青年学生积极报名参与,根据科研团队研究项目开展要求深入一线,广泛开展实地调研、数据采集、咨询服务等实践活动,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将实验做到田间地头、将专业所学应用于服务基层发展一线。

申报要求:相关报名程序和要求后续见校团委官方网站。

相关说明:青年学生要按照项目要求参与行前培训、安全教育和实践过程管理。

(五)挑战杯系列竞赛专项实践

依托本年度暑期社会实践,持续做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重点项目支持培育工作。有关学院团委和团队要紧密结合优势学科专业特色,有组织整合教师队伍资源、组建高水平教师指导团队,重点围绕政策热点和社会痛点问题积极动员青年学生深入基层开展调研和实践,持续打磨竞赛项目。

申报要求:校团委根据第十五届“挑战杯”陕西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获奖情况确定支持项目和支持等次。

相关说明:根据支持等次予以项目经费资助,经费用于团队实践产生的差旅、保险、宣传和资料印刷费等费用。

(六)“返家乡”和个人自主实践

鼓励广大青年学生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紧扣“返家乡”实践主题,在遵守属地相关管理要求的原则下,结合专业特点与成长发展需求进政府、进社区、进园区、进企业,参加政务实践、企业实习、兼职锻炼、职业体验、创业锤炼等实践活动;合理设计活动方案,在实践活动中树立正确择业观、就业观,提高社会化能力和就业能力。

申报要求:具体要求请参考各地“返家乡”社会实践工作通知要求。

相关说明:学生须经所在学院(部)团委审核备案后开展实践。

(七)上级各类专项实践活动

鼓励学院(部)积极申报团中央和团省委设置的“七彩假期”“文明实践看陕西”等各类社会实践专项活动,拓宽社会实践参与渠道及覆盖面。

申报要求:具体要求请参考有关工作通知要求。

相关说明:学生须经所在学院(部)团委审核备案后开展实践。

六、活动安排

(一)申报动员阶段(即日起—6月18日)

各单位做好宣传动员、项目论证、组织填写社会实践项目申报书。于6月18日12:00前,将电子版申报推荐材料(附件1-2盖章版扫描版和word版)以“学院(部)2025年暑期社会实践申报材料”命名发送至指定邮箱。

(二)项目遴选阶段(6月19日—7月11日)

校团委将组织相关学院(部)专题研究推进边境国门学校“红烛苗圃”实践育人项目,将邀请相关专家对“新发展理念在陕西”专题实践项目进行评议。各二级团委组织专家对本单位申报的“青春祖国行”行走的大思政课专项实践项目进行评议,确定拟立项项目并公示3天。组织立项项目签署项目协议书和安全责任书,购买保险、开展行前培训。各单位于6月20日12:00前将“青春祖国行”行走的大思政课专项实践项目立项汇总表(附件3盖章版扫描版和word版)发送至指定邮箱进行备案。

(三)组织实施阶段(7月12日—8月29日)

组织各项目按照申报计划开展社会实践,对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四)表彰奖励阶段(9月—10月)

校团委发布通知,组织各立项团队开展结项总结和评优表彰。

七、项目结项要求

(一)“新发展理念在陕西”专题实践项目

结项时须提交实践调研报告、资政报告(不少于5000字)、公开发表的科研论文或省部级及以上新闻报道。

(二)“青春祖国行”行走的大思政课专项实践项目

结项时须提交调研工作报告(不少于3000字)或调研论文。

(三)科研合作项目

参与学生向各科研团队提交实践心得和总结(不少于1000字)。

(四)个人实践

个人实践类学生应就近就便开展不少于7天的社会实践活动,撰写不少于1500字的总结报告或心得体会,填写陕西师范大学2025年暑期社会实践个人实践登记表(附件4)。

八、活动要求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各单位要高度重视2025年暑期社会实践工作,认真做好宣传动员、立项申报、实践培训、教师配备、团队指导和监督考核等各项工作,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二)扎实开展,分层培育。各单位要积极探索社会实践长效工作机制,健全分层培育机制。各单位要统筹安排经费,按照社会实践项目化开展形式,立项不少于10支院(部)级社会实践团队,并给予适当经费支持。

(三)落实责任,保证安全。各单位要加强安全保障和过程管理,依法依规组织各类社会实践。要为团队成员购买人身意外保险,制定安全应急预案,开展安全教育,落实安全责任,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要切实加强对学生自组团队,特别是学生个人实践的指导监督,提高学生鉴别能力,谨防上当受骗。

(四)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各单位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和价值取向,利用好新媒体平台宣传展示实践活动的过程和成效。要做好活动总结、典型选树和研讨交流,深入开展“实践归来话成长”主题团日和交流分享活动。各团队要加强沟通、及时反馈活动信息,积极参加全省、全国社会实践宣传报道。

联 系 人:何金秩 朱宏伟 高扬

联系方式:029-81530861

电子邮箱:xtw@snnu.edu.cn

附件:

1.陕西师范大学2025年暑期社会实践“新发展理念在陕西”专题实践项目申报书

2.陕西师范大学2025年暑期社会实践“新发展理念在陕西”专题实践立项汇总表

3.陕西师范大学2025年暑期社会实践“青春祖国行”行走的大思政课专项实践团队立项汇总表

4.陕西师范大学2025年暑期社会实践个人实践登记表


共青团陕西师范大学委员会

2025年6月11日



主办单位:共青团陕西师范大学委员会
地址:西安市长安区西长安街620号陕西师范大学新勇学生活动中心四层

联系电话:029-85310386
传真:029-81530861
E-mail:tuanwei@snnu.edu.cn

技术支持:【西安易达】     陕ICP备1100164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