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二级团委: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和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有形有效聚焦青年思想引领,引导好广大青年学生坚持理论学习与实践教育相结合,书本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知行合一、以知促行,上好行走的大思政课。根据上级有关工作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决定组织开展2025年寒假社会实践。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
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
二、活动时间
2025年1月18日至2月23日
三、参与对象
全体在籍本科生、研究生
四、活动内容
(一)新时代家乡行红色文化融入“大思政课”实践
红色文化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记录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光辉历程。广大青年学生要充分结合家乡红色文化资源开展专题学习实践,走进红色教育基地、革命旧址、红色遗迹等“沉浸式”思政课堂,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担负时代重任,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
(二)“文明实践看家乡”主题实践
广大青年学生要结合专业特色选取切入点,通过开展实践调研、理论研讨、走访体验等活动,充分感受新时代国家和家乡的政治发展、经济建设、文化繁荣、民生改善、社会治理等方面的巨大成就,增强“四个自信”,厚植爱国情怀、砥砺强国之志。
(三)学生党员结对边境国门学校学生专项实践
为深入推进边境国门学校“红烛苗圃”实践育人项目,在全校范围内遴选千名学生党员与边境国门学校千名学生组成“大手拉小手”交流成长对子,开展“云学习、云阅读、云游览、云书信”等专项实践活动,持续加强各族青少年交流交往交融,着力深化项目实施成效。
(四)我心目中的好老师寻访
各学院(部)要形成专门工作方案,组织学生在寒假全员开展“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我心目中的好老师寻访。寻访对象为在基础教育阶段从教的优秀教师(包括但不限于校友),按照学院(部)在籍本科生人数的10%的比例向学校提交优秀寻访事迹材料(见附件1),鼓励每名学生参与寻访活动,提交寻访事迹材料,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加强师德涵养,在寻访中深刻体悟教育工作者的初心使命,坚定从教信念。
(五)“返家乡”和个人自主实践
鼓励广大青年学生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紧扣“返家乡”实践主题,结合专业学习特点与学科发展需求开展“政务实践、企业实践、乡村振兴、公益服务、兼职锻炼、文化宣传”等形式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具体活动要求请参考团中央及各地区“返家乡”社会实践工作通知要求);也可在遵守属地相关管理要求的原则下,自主选择实践主题,合理设计活动方案,自主开展实践。
(六)“优秀学子寒假回访母校”专项实践
按照学校2025年“优秀学子寒假回访母校”专项社会实践活动要求,围绕“感念师恩,汇报成长”“政策宣讲,相约师大”“励志青春,助力高考”和“寻访先进,学习典型”等主题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详细要求见校网主页通知。
(七)“挑战杯”项目深化调研
将“挑战杯”等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与寒假社会实践相结合,鼓励青年学生结合自身需求和专业知识,积极进行社会实践及项目转化。深化项目内容,充分开展调研,科学丰富项目所需要数据及素材,做好整体规划,提升项目的竞争力。
(八)“向社区报到”专项实践
组织动员广大青年学生主动向村、社区和青年之家报到,在乡镇团委和村、社区团组织的统筹下参与社区青春行动。按照“就近就便”的原则,申请加入当地志愿者组织、青年突击队等,通过多渠道力所能及地参与基层治理日常工作和社区实践。
五、活动安排
(一)宣传动员阶段(即日起—2025年1月17日)
各二级团委重点开展寒假社会实践宣传工作,动员青年学生积极参与,要求广大同学参加各类实践前填写个人实践登记表进行报备。各二级团委2025年1月16日12点前将学生个人实践登记表(见附件2,盖章扫描版,以“学院+学生姓名”的格式命名)和本单位寒假社会实践参与学生拟开展实践统计表(见附件3,Excel版和盖章扫描版)电子版发送至指定邮箱。
(二)组织实施阶段(2025年1月18日—2025年2月23日)
组织开展社会实践,各二级团委对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指导广大青年学生实践完成后继续完善个人实践登记表,根据有关安排统一进行第二课堂成绩单学分认证。
(三)总结表彰阶段(2025年3月)
各二级团委开展总结工作,学校组织开展评优表彰。
六、活动要求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各单位要高度重视2025年寒假社会实践工作,认真做好宣传动员、实践培训、安全教育、审核备案和监督考核等工作,教育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合法合规的社会实践,要在学生参与规模和实践成果产出上取得突破。
(二)落实责任,保证安全。各单位要为团队成员购买人身意外保险,制定安全预案,开展安全教育,落实安全责任,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切实加强对学生参加校外实践合法合规的审核力度,加强学生实践的指导监督,提高学生鉴别能力,谨防上当受骗。
(三)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各单位要利用好新媒体平台,在活动动员、策划、实施、总结等阶段进行宣传和互动。加强沟通、及时反馈活动信息,及时准确地报道社会实践的开展情况,积极参加全省、全国社会实践宣传报道。
联 系 人:朱宏伟 高 扬
电 话:029-81530861
电子邮箱:tuanwei@snnu.edu.cn
附 件:
1.2025年寒假社会实践寻访专项事迹材报送要求
2.2025年寒假社会实践个人实践登记表
3.2025年寒假社会实践参与学生拟开展实践统计表
共青团陕西师范大学委员会
2025年1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