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作目标与思路
经过数年勤奋学习,每年毕业季都有一批毕业生离开学院,踏上崭新的旅程。在同学们离开校园之际,学院团委开展“留住回忆,放飞梦想”主题系列活动,欢送即将踏上新征程的毕业生。学院团委通过举办毕业生欢送活动,让同学们释放离别情绪,告别昔日时光,树立对未来的信心。同时,通过系列活动在学生和母校之间建立起深厚的情感纽带。


二、实施方法与过程
学院团委开展“留住回忆,放飞梦想”系列活动,目的是抓住离校前的最后时间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同时,学生作为活动的主体,在活动中亲身感受师生情、同窗谊,从被动的受教育者转换为情感的体验者,通过内涵丰富的感恩教育增进学生的感恩意识。感恩教育系列活动分为四部分:
1. “忆源”爱心基金——凝聚校友情怀
每年毕业季,校团委都发起“忆源”爱心基金捐赠活动。本着“忆恩知报、饮水思源”的理念,学校创立了“忆源”爱心基金,每年六月在毕业生中发起倡议,希望毕业生传承“同届同级手牵手、同根同源心连心”的思想,为母校作贡献,向学弟学妹传递爱心。学院团委以捐赠活动为切入点在毕业生中渗透校友情怀。
在学校发起倡议后,学院团委召集毕业生召开“忆源”爱心基金说明会。在会上说明基金设立的初衷和意义,介绍学院历年获得“忆源”爱心助学金的学生情况。这种带有仪式感的捐赠活动使学生感受到自己与学校以及学校里的其他人都紧密连接在一起。
2. 毕业晚会——抒发同窗情、师生缘
学院团委每年都给毕业生举办一场欢送会,在欢送会上,老师会给每一位毕业生赠送一份学院专门定制的纪念品和一枚刻有学生姓名和学院LOGO的徽章,同时欢送会还会准备一个刻有所有毕业生姓名的蛋糕。这些用心的表达让毕业生深切感受到学院的关切之情,暖暖情谊留在学生心中。带有学院LOGO和学生姓名的徽章,让学生感受到个人与学院息息相关,即使离开了学校,也时时刻刻都会以材料人的身份为学院争光彩。另外,在欢送会上还会有学生给老师献花环节,学生也通过这样一种仪式,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3.毕业留言——寄语美好前程、抒发爱校情怀
浓浓毕业季,莘莘学子情。在2014年毕业季,学院团委开展了毕业生留言征集活动。活动一经开展,便得到了同学们的积极响应。同学们精心设计了内容丰富、感情真挚的留言。“大学生活像喝冰镇可乐的感觉,苦苦的、涩涩的,回味却是甜甜的”“平时不觉,毕业时突然觉得朝夕相处的老师就像自己的亲人一样,就连宿管阿姨和食堂师傅都感觉亲切。真诚地道一声,再见!我的母校!我的老师!”“书香四溢的图书馆是我们无法遗忘的,其中珍藏着多少同学为之痴狂的精神食粮,藏书室、自习室、阅览室见证了多少同学孜孜不倦的身影,记录着多少同学不断努力的点点滴滴,也许这里就是他们梦想起航的地方”“我们有缘成为师生,与朝气蓬勃的你们一起成长,感谢同学们!母校是你们腾飞的起点,愿你们飞得更高、更远!”一句句饱含真情的祝福,道出了毕业生对同窗、恩师、母校的感恩之情。学院团委组织的征集毕业生留言活动,大大拉近了师生间的心灵距离,各位教师对学生的毕业寄语及忠告,凝聚着学院教师对学生的深情和厚望,也让学生深受启发,受益匪浅。
4.毕业赠品——凝聚美好祝愿
学院团委利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专利技术,为每位毕业生赠送了一份特别的毕业礼物。一幅由锦缎装裱的毕业生合影卷轴,并配以特制的“三防”收藏盒(收藏盒是学院李玉虎教授的国家发明专利,用于保存古旧字画,主要有防火、防虫、防霉、防酸的功用),使得经过特殊处理的毕业生合影能做到保存更久而不褪色,这也蕴含着师生情谊长存的重要含义。

学院团委专门为毕业生设计了毕业徽章,徽章的正面是学院的LOGO,背面是每个学生的姓名,这份礼物紧紧的将学院和学生连接在一起。同时表达了两层含义,一方面每位同学都是学院的骄傲,另一方面学院将是每位同学的坚强后盾。

三、工作成效与思考
一份捐款、一场晚会、一句赠言、一件礼品,都是学院团委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课堂。一个感动的场景、一句老师的祝福、一张印满所有同学笑脸的照片,一枚刻着学生姓名的徽章都能唤起每位同学内心的温情。这种温情是学院团委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的基础,存在于生活中,是学生能真真切切感受到的情感。

感恩的前提是能感受到来自别人无偿的关心,只有这样,师生、同窗之间才能产生情感的流动。作为学院有义务主动传递这份感情,让学生能亲身体验并愿意积极给予正向的情感反馈,这是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团委进行感恩教育的一种探索。如何进一步丰富感恩教育的内涵,增强感恩教育的实效,是下一步学院团委需要继续思索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