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加关注:
陕西师范大学团委-启夏青年网
学院风采

哲学与政府管理学院团委多措并举做好“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工作

发布日期:2019-05-23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是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和全国学联共同主办的一项具有导向性、示范性和群众性的竞赛活动,大赛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奥林匹克”盛会。在学校团委和院党委的指导和支持下,哲学与政府管理学院团委多措并举,鼓励学生积极参赛,指导青年学生在大赛中开阔眼界,经受锻炼,提升素质。

148C1

       一、创新参赛理念

       学院团委鼓励学生们在参与“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的过程中确立“生活科学化, 科学生活化”的创新理念,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激发学生求知欲, 让具备哲政文科特色的科研教育贴近学生、贴近生活。参与“挑战杯”竞赛的学生不一定都能成为科学家、发明家, 但是必须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潜在的创新意识、科学健康的思维方式、扎实的文化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学院团委在参赛过程中要求指导教师善于挖掘与总结, 引导学生发现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及规律,尝试和利用所学到的知识解决问题。使他们了解到每一个科研项目从收集资料到立项、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从模糊的过程转化为技能强者, 最终到生产、销售,就像一台完整的机器缺一不可, 使他们懂得学习基础课的重要性和怎样把从书本上学到的知识进行转换用于实际生产过程。

       二、积极培养能力

       哲学与政府管理学院在参与“挑战杯”科技作品制作的活动中, 教育引导学生体会对学习的一种内在需求, 从而使学生有了学习动力、兴趣和责任。学生通过对多媒体的制作、摄影摄像剪辑合成、网络查询资料、市场风险预测等领域知识的学习, 在加深知识积累的同时, 初步具备发现、创造和将知识转变为解决问题方法的创新能力。学院团委组织指导教师开展课余科研活动小组, 重视在科研实践中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通过带领对课题有兴趣的学生, 从手把手开始, 言传身教, 使他们从学习科研中体会和领悟到如何成人、成才。

       三、发挥导师作用

       指导教师根据项目精心组织, 并根据每位学生的学习情况及特长进行分工,使学生们从中体会到学习的重要性。如学生提出: 是否能解决贫困地区青壮年劳动力缺失导致的经济发展问题? 在学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 在承担科研项目教师的指导下, 首先让学生认识到贫困地区青壮年劳动力缺失的根本原因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要破解这个难题,不仅要国家、政府在政策上有一定的导向性支持, 还要依靠当地群众主动出击,打破现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探索和规划经济发展模式。发挥导师组织协调作用,带来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动手能力。

       学院团委高度重视本次比赛,积极组织全院师生参与竞赛项目指导和申报,2018年11月上报参赛作品16项。2019年3月17日,我校第十六届“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组委会邀请相关领域专家对入围我校第十六届“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复赛的96件作品进行了现场答辩评审,学院法学系高学强副教授指导的2018级民商法学研究生刘浈《快递实名制背景下的个人信息保护》、社会学系范西莹副教授指导的2016级社会学专业本科生李蕤《大学在读高知女性未来规划与生育意愿调查研究——以西安市三所高校为例》、社会学系李卫东老师指导的2018级社会学专业研究生罗志华《主观经济地位与个体健康:因贫致病还是因病致贫?——基于8个城乡社区1161名居民的实证调查》等3件作品入围决赛。5月18日,法学系高学强副教授指导的2018级民商法学研究生刘浈《快递实名制背景下的个人信息保护》项目入围省赛决赛。

       哲学与政府管理学院团委,将继续创新参赛理念、培养学生参赛能力、积极发挥指导教师作用,牢牢把握群团改革的主攻方向,以品牌促双创、以平台促服务、以育人促发展,让大学生创新创业者在时代的聚光灯下尽情挥洒才智、成就梦想,让大学生创新创业者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历史进程中,不忘初心、继续前行,焕发更加夺目的青春光彩!

 


主办单位:共青团陕西师范大学委员会
地址:西安市长安区西长安街620号陕西师范大学新勇学生活动中心四层

联系电话:029-85310386
传真:029-81530861
E-mail:tuanwei@snnu.edu.cn

技术支持:【西安易达】     陕ICP备1100164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