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响应胡锦涛总书记在建团90周年讲话中提出的“要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的号召,深入贯彻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和全国学联2012年暑期“三下乡”有关文件精神,陕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4支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于7月初分别奔赴秦岭山区、陕西省富平县、甘肃省正宁县及甘肃省东乡族聚居区,对“秦岭地区药用资源分析”、“富平县教育发展情况”、“正宁县烟农健康状况”及“东乡族语言文化传承与流失现状”等课题进行了调研。实践过程中,各团队成员发扬吃苦耐、团结协作的精神,深入山区等条件艰苦地区进行实地考察、走访,为各项目能够顺利完成打下坚实的基础,使整个实践调查过程有条不紊地顺利进行,突出了本次社会实践活动的特点。
一、重视专业知识与实践结合,学以致用。
各团队以本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为契机,结合自身专业知识,在实践中运用知识的同时,又通过对实践的总结丰富了知识。
在对秦岭地区药用资源的调查过程中,该课题团队成员,深入秦岭山区,在随队老师的指导下,利用植物学知识,对各类药材进行辨认、分类、采摘并制作标本,同时,利用生态学方法,对各类药材的分布等生态学特性进行了研究。同学们在调查过程中,不仅学会了如何利用书本知识和方法指导实践,还从实践中加深了对专业知识的认识和理解。赴甘肃省正宁县进行烟农健康状况调查的团队,在调查过程中得知由于种植方法和防护措施不当,导致当地烟农健康受到严重危害的情况后,立即查阅文献,向相关方面的专家进行咨询并结合自身所学知识,研究安全有效的种植方法,对防护措施进行改进,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用科学的专业知识指导实际生产。
二、关注文化、教育等社会热点问题
关注社会热点问题也是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特点。
本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对文化、教育等社会热点问题予以了充分的关注。两支特色的学生自组团队分别对“国家贫困县(以富平县为例)的教育发展状况”及“东乡族语言文化传承与流失现状”两个课题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两支团队综合利用走访调查和问卷调查的形式,分别在陕西富平县及甘肃东乡族聚居区展开实践,获得了详尽真实的第一手资料,为之后的分析总结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三、广泛深入基层、密切联系群众,关注民生
各团队在实践过程中,广泛深入基层群众生产、生活一线进行调研,与基层群众密切联系,在对研究课题进行调查的同时,了解到了基层群众的真实生活状况与民生情况。
在秦岭山区进行药用资源调查的团队的另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在当地对药用资源开发进行宣讲,他们深入山区各乡镇、走访当地药农,积极向基层群众宣讲药用资源开发的相关内容,并认真总结从群众那里得到的包括当地经济发展情况,农民生活状况等信息,了解民生状况。进入甘肃省东乡族聚居区的实践团队,在对“东乡族语言文化传承与流失现状”的课题进行调研的同时,还对当地少数民族文化与生活状况进行了调查,并与当地的群众进行了丰富多样的联欢活动。当看到农村少数民族群众艰苦的生活条件后,一名生活在城市里的东乡族同学流下了眼泪,他说:“这次社会实践更坚定了我作为一名免费师范生回家乡做老师,用知识帮助我的民族摆脱贫困的信念与决心。”
截止7月25日,生命科学学院所有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已顺利完成调查阶段的全部内容,进入分析总结阶段。此次社会实践活动为同学们更好地了解社会、将所学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供了平台,更加坚定了同学们认真学习从而服务社会的信念与决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