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晚7点,由政治经济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会学术部举办、研究生党支部承办的的第三期慧泉学术沙龙在文澜楼学术报告厅举行。本次活动的主题为“十八大以后的中国”,院长、博士生导师袁祖社教授和王晓荣教授以及来自不同院系的八十多名研究生和本科生参加了此次活动。
党的十八大是我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它简单而又鲜明的向党内外、国内外宣示了我们党将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目标继续前进。参加本次活动的师生围绕活动的主题踊跃发言。有的同学认为十八大胡锦涛的报告回应了人们关于反腐败的期待,习近平也指出要把反腐败问题放在与民生问题同等重要的地位,十八大以来的一系列大快人心的反腐作为,有利于树立党的执政威信,赢得了民意的认同;有的同学从十八大以来会风的转变,来看待中国的政府官员形象和党群关系。他们指出中央领导从只讲要点、不念稿件、不停打断、换西装为夹克等这些细节的转变上,体现了新一代领导集体越来越具有亲和性,越来越务实,这为塑造领导干部全新的形象打下了基础。这些作风拉近了党群关系,相信十八大以后的中国会有官爱民、民拥官的和谐的政治环境;还有的同学从“幸福指数”这个角度来谈自己的感想,希望党领导人民在努力建成小康社会的同时,从物质和精神上让人民满意,对十八大以后的中国给予了更多的期待;更多的同学则从现实生活中切实存在的问题入手,分析问题存在的根源,从而对中国要走什么样的道路、要进行怎样的体制改革等内容发表了自己独到的见解。
王晓荣教授赞赏本次学术沙龙达到了学术交流和思想碰撞的目的,大家各自表达了对十八大以后的期望,通过讨论进一步坚定了对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王老师指出十八大不仅为以后中国走什么路指明了方向,更为很多具体问题的解决提出了刚性的制度保障,希望大家在所学专业上有所作为的同时要多关注社会的发展,并把社会发展与对人才的需求结合起来。
袁祖社院长在最后的总结发言中指出,从本次学术沙龙中感受到青年人的清新之气和锐气,看到了广大青年学生家国天下的胸襟。他希望大家继续深入学习十八大报告,领会十八大精神,为建成小康社会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本次沙龙在热烈的气氛中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