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乃国家之磐石,九鼎之重器。12月4日,陕西省法学会法律文化研究会及政治经济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法学会、研究生会主办的“12·4”国家宪法日法治宣传活动在我校长安校区和雁塔校区举行。该活动以“增强宪法意识,培育法治信仰”为主题,旨在宣扬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弘扬宪法精神,增强我校广大师生的宪法意识和法治意识。我校法学专业全体师生参加了此次活动。
在上午的外场宣传活动中,主办方制作了大量关于宪法知识和大学生维权小常识的资料,并通过海报、宣传单、知识手册等多种形式进行发放宣传,以期拓宽我校师生学习宪法的途径,增强宪法意识,感受宪法的内涵和权威。为吸引我校师生积极参与活动,主办方特别设计了宪法知识有奖竞答环节,通过设置不同关卡以考察参与者对宪法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了解程度。这一活动形式新颖,寓教于乐,很快吸引了大量参与者,一时间活动现场气氛热烈,大家学习热情空前高涨。最后,参与者纷纷留言表示,此次活动不仅趣味盎然,更使自己受益良多。此外,主办方还创建了宪法宣传和法律交流微信群,以期能持续为我校师生进行普法宣传和相关法律服务。
下午,“12·4”国家宪法日师生座谈会在文澜楼二层报告厅举行。与会人员有陕西省法学会法律文化研究会会长、政治经济学院法学系主任王蓓教授,秘书长高学强副教授,法律文化研究会办公室主任向东博士,15级法学创新实验班全体成员、法学研究生,还有马列理论读书社社员和心理学专业相关学生。座谈会由法学本科生墨洋主持。
首先,高学强副教授致辞,介绍了本次座谈会的目的和意义,指出增强宪法意识,培育法治信仰的重要性。接着,在座师生纷纷就宪法的精神和原则、宪法能否直接适用、宪法的方向指引作用、宪法与部门法的关系、公民基本权利的保护等热点问题进行了讨论。马列理论读书社谢家兴同学、刘鹏嵩同学对我国宪法制定修改的历程进行了详细梳理,墨洋同学从个体、学生的角度出发,探讨宪法精神和原则的旨意所在。向东老师提出了如何认识宪法效力的问题,张泽同学、冯博同学、欧阳山博士等人分别从不同角度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最后,王蓓教授对同学们的发言进行了精彩点评。并针对讨论中涉及的问题,在比较宪法视野中,结合我国的宪法文本、历史、相关案例和法理,对我国宪法的基本精神、本质特点和功能效力进行了针对性阐释。也指出了开展宪法日宣传活动、培养学生法律意识、问题意识和法治思维的重要性。
本次活动贯彻了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有助于深入推进法治中国和法治陕西的建设。经主办方的努力,本次活动反响热烈,为我校大力宣传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弘扬宪法精神,增强法治观念,开展法治实践,营造浓厚的学法守法用法氛围增添了助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