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国高校共青团思想政治工作会在北京召开。马克思主义学院团委组织学生骨干、团支部书记开展交流探讨、自学分享等形式,组织广大团员青年认真学习文件内容,领会会议精神,并结合工作和学习实际进行贯彻落实。
6月8日晚,学院学生会、研究生会、青马工作室和社团负责人等30余名学生骨干在学院会议室举行《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共青团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学习交流会,学习贯彻全国高校共青团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和校团委相关会议精神。会议由学院团委书记张倩主持。
张倩向与会人员详细介绍了《意见》的相关内容。她强调,《意见》的颁布实施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青年工作的高度重视,也对高校共青团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学院共青团工作应着力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引领和价值引领,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共青团育人作用。她要求学院青年团员、学生骨干应认真贯彻落实《意见》要求,结合学院团学工作实际,创新开展“三会两制一课”,不断发挥团组织对团员青年的凝聚和引领作用,激发支部活力;通过开展内涵丰富的团学活动,增强青年学生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充分引导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学生在生产思想、引领思想、传播思想中的作用,发出时代青年最强音。
与会师生代表围绕学习全国高校共青团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及《意见》精神进行了深入的学习交流,并且结合学院新媒体建设工作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社会在发展,思想引领作为价值导向的方向盘显得尤为重要。共青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高校中必须紧抓实干,积极促进大学生素质提升、全面发展,广泛开展大学生实践活动和志愿服务活动的必要性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当代大学生需要把理论同实践活动相结合,不应纸上谈兵。在全球化的浪潮中,我们不应迷失方向,不应丢掉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们应该积极弘扬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领当代大学生继承革命传统,弘扬红色基因。”学生会文艺部部长冯晨说。
“文件中讲到,应强化网络育人,大力推动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作为新媒体工作者,我们应主动承担起宣传主流舆论的任务,把控好网络舆论阵地,做好思想引领。应深入挖掘青年学子的兴趣点,反映青年诉求,不断提升推文质量和吸引力,着力强化话语感染力、形象感召力和推送辐射力,要敢于发声,传播主旋律,弘扬正能量。”研究生会办公室主任余雯说。
青马工作室编辑魏珂结合学生新媒体工作实际表示,文件中提到强化网络育人,大力创新推动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一名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学生,同时在学院新媒体平台学习工作,对此感触颇深。建设学院新媒体平台,一方面结合学生兴趣点关注点进行网络育人,因为青年在哪里,新媒体就在哪里,我们推送的内容要满足当代大学生的网络文化需求;另一方面,网络平台也要发挥舆论引导作用,以新媒体的力量带领青年树立更符合时代要求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还有一点就是服务精神,无论是做学生干部,还是做新媒体工作,都要时刻记得为学生服务这一理念,踏踏实实做事,用真诚赢得学生的信任。
学习交流会后,学院团委通过线上组织各班团支部对《意见》精神进行了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各班团支书也根据自己的工作体会和学习心得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2014级思想政治教育1班团支书余佩龙认为在当前形势下,第一个100年即将实现之际,作为一名共青团员,时时刻刻跟团走、跟党走就是我们不变的初心。因此要发动引导广大团员,就要坚守舆论的阵地,用网络这种贴近青年的方式来教育青年,宣传党的理论知识和路线,传播主流价值,发挥我们团组织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青年人的爱国意识和责任意识。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也会更加注意通过网络来对支部团员进行引导和宣传。
2016级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实验班团支书杨炜月谈到:作为青年,我们应该勇立时代潮头,播撒青春正能量。有人说,大学生个性意识强,难以团结。那么作为班级团支书,我们有义务引导同学们走出宿舍,放下手机和游戏,参与到广泛的集体生活中和实践中。与其刷手机朋友圈来安放我们的存在感,与其用游戏填补我们空虚的心灵,不如投身到广泛的志愿活动中去,在服务他人与社会中去感受青春,证明自己的意义。
2015级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实验班团支书廖春禧认为《意见》从全方位、多角度、多领域的视角阐明新形势下我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发展的方向。方向既体现出在党的领导下和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引领下的高纬度,也展示出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共青团建设紧贴学生实际的现实性和紧跟时代步伐的先进性,对指导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展开具有深远意义。
学院团委将继续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基础上,进一步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和《意见》精神,紧密围绕“凝聚青年、服务大局、当好桥梁、团要管团”四个维度工作,满腔热情地走进青年、服务青年、融入青年,切实保持和增强共青团的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努力做大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和好伙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