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85年12月17日,第四十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从1986年起,每年的12月5日为“国际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志愿人员日”(International Volunteer Day for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简称:国际志愿人员日)。其目的是敦促各国政府通过庆祝活动唤起更多的人以志愿者的身份从事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事业。
在第37个国际志愿者日到来之际
我们向温暖了师大的
志愿者们道一声感谢
正是他们
奔跑着、努力着、坚持着
师大,才会更加温暖
让我们一起走进他们的故事
感受师大青年的青春力量
这一年,无数师大学子投身“温暖师大”系列志愿服务,他们凝心聚力,众志成城,让青春的身影在校园的每个角落都留下了最美好的回忆!
他们身着红色志愿者马甲,有力保障了食堂、超市、快递点等公共秩序维护;有力促进了新生入学、校园活动礼仪、校医院新生体检、疫苗接种、校园绿化等工作的顺利开展。他们用青春奉献坚守志愿服务岗位,为广大师生提供便利,是他们的每次服务让师大校园充满了温暖!
暑期,他们参加学校大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安全的前提下,267支团队、3300余名青年学生,通过“家乡行+云实践”模式因地制宜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贡献社会,收获成长。
395名
志愿者
与西安市新城、雁塔、长安、临潼、鄠邑等
8个
区县的
360个
受助家庭完成匹配、结对工作
并有针对性地为受助学生
开展作业答疑、爱心陪伴
等
线上援助行动。
除了为校外受助家庭提供
线上知识援助,
陕西师范大学第24届研究生支教团全体成员
开设“陕师大研支团云课堂活动”。
25天
时间,
23名
志愿者
为我校
92名
教职工子女送去了
围棋、体育、音乐、舞蹈、绘画等
线上兴趣辅导课程。


自2022年7月起,我校第24届研究生支教团23名成员怀揣教育报国初心,带着奋楫笃行的决心陆续奔赴云南景谷、云南元阳、甘肃张家川、陕西佳县、陕西山阳等地开展支教服务活动。他们扎根讲台,在坚守中践行志愿服务精神和“西部红烛两代师表”精神,用红烛之光燃亮莘莘学子的求学梦想,用奋斗描绘最靓丽的青春底色。


一针一线总关情,暖心阿姨和志愿者们为150多名同学补衣添暖。让感动在脉脉笑容中绽放,让真情在细微之处尽显。志愿者们用行动奉献温暖师大的冬天。
“烛光·云·薪传”志愿服务项目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和“双减”政策,以网络“云”技术为媒介,围绕践行“西部红烛两代师表”精神,发挥学科专业特长,开展助力乡村振兴的大学生公益支教活动。
注:统计区间2021年11月1日至2022年12月1日,数据来源陕西师范大学第二课堂成绩单系统。
主要事迹:2021年12月,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她挺身而出担任楼层的负责人,竭尽全力保障167名同学的日常生活;2022年7月,她主动报名暑期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服务社区长达30天,被共青团信阳市平桥区委授予“优秀志愿之星”称号,并被当地媒体报道;此外,她加入平桥区青年突击队,多次担任核酸信息采集员,助力家乡的疫情防控。在志愿服务中,她努力成为一个温暖的女孩,朝着太阳生长,澄澈善良。

主要事迹:
支部成员参与多类志愿服务项目。疫情期间,成员积极响应学校号召,主动加入志愿者行列。在2021-2022学年共青团工作表彰大会上,4人被评为“疫情防控优秀志愿者”,1人被评为 “志愿之星”。此外,支部中有3人在家乡获得“优秀志愿者”称号。十四运期间,支部有7人参与志愿服务并获得“十佳志愿者”“最佳优秀志愿者”以及“优秀志愿者”称号。支部鼓励每位团员传递正能量,释放光与热,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典型代表:
历史学卓越教师实验班2020级1班团支部
主要事迹:
团支部带领支部成员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坚持集体组织与个人参与相结合,线下公益与线上服务齐发力:依托学科特色,发挥师范生的专业特点,在学业辅导、义务支教等方面贡献青春力量;成员投身西安市内六大博物馆开展志愿讲解服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聚焦社会建设和时代使命,积极参与“十四运”、残特奥会等大型赛会志愿服务,在青春盛会中展现志愿风采;主动担当校内外疫情防控排头兵和后备军,用实际行动彰显青年风采。
主要事迹:
文学院团委发挥凝聚青年的优势、提升服务大局的意识,广泛开展劳动教育、文体育人、同心战疫等多种类型的志愿服务活动,全院注册志愿者达1200余人。积极投入、后勤保障、返乡引导、楼宇服务、迎新引导、校区搬迁、“除草护绿,美化校园”系列义务除草、落叶清扫和“同心协力、‘柿柿’如意”柿子采摘等多项志愿服务活动。学院社团结合学科特色,开展“长安题叶,翰墨传情”银杏书签制作、“非遗进校园”、“吟诵小课堂”等系列志愿服务活动,汇聚青年力量,助力传统文化传播。

主要事迹:
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
团委激励学院青年学生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投身餐厅秩序维护、“两站一场”接迎新生、快递站点秩序维护、校区搬迁、楼宇服务等多项志愿服务活动。学院社团结合专业特色,开展环保知识外场宣讲、暑期环教营、面向中小学的环教课、“心系祖国,梦想苍穹”、“我和我的家乡”、影视中的地理、“人本主义地理学”读书交流分享会等系列志愿服务活动,引领时代新风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学院同学积极参与志愿服务的良好氛围。

陕西师范大学本单位供给志愿服务活动总时长学院排名TOP5
典型代表:哲学学院、国家安全学院
(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
主要事迹:哲学学院、国家安全学院(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即原哲学与政府管理学院青年志愿者们以团结友爱、踏实创新为原则积极开展志愿活动。活动经过学院把关、学生组织牵头、自主招募为原则,广泛动员青年学生们参与到志愿活动中来。其中面向学院退休教师的“红烛精神代代传”为老助老活动;“知艾青春,不与毒行”外场宣传活动;“知癌防癌,让爱飞扬”线上系列讲座;“青春爱健康”西安高校联合辩论赛;“有安全才有爱”同伴教育等一系列有影响力的活动,受到校内外师生、社会公益组织、国家相关机构一致好评。

校团委将对优秀个人、团支部、学院进行表彰奖励。
全校志愿服务总时长排名前500名学生(详细名单随后以学院为单位进行公布)发放纪念品,优秀
团支部及学院给予
志愿服务建设经费支持。

这一年
各学院(部)团委(总支)、青年志愿者协会
结合学科特色
积极组织开展了志愿讲解、心理辅导、爱心助学等
系列丰富多彩的志愿服务活动
引导广大青年学生们
在火热的志愿服务中
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