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是那种因为相信才能够看见的东西。作为一名宣讲团的成员,我想把对这个时代的认知和感受传达给更多的小伙伴,在思想的共鸣中,寻找更多志同道合的人”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学生刘学猛带着这样的初衷,通过层层选拔面试,最终加入到了陕西师范大学团委青年讲师团,这里汇聚了来自22个学院(部)的40名宣讲团成员。在过去的一年中,讲师团成员围绕“‘疫’往情深” “青春榜样”“团旗飘扬”“逐梦百年”四个主题,累计开展宣讲89场,覆盖学生3700余人次。
谁来讲?探索“三步走”宣讲成员选拔培养机制
严把选人第一关。为真正将全校学生中政治立场坚定、理论素养较高、宣讲能力出众、个人事迹突出的学员纳入到青年讲师团队伍中,校团委以学院推荐+自主报名相结合的方式,从各学院(部)学生团委副书记、学生骨干、青年榜样中遴选出40名讲师团成员。

严把培训第二关。面对不同的专业和学科背景,校团委对宣讲团成员进行了系统培训,通过专家授课、专业辅导、示范宣讲、组内互评四个板块,打牢理论基础、提升专业能力,为宣讲团成员站上讲台提供全方位培养体系。

严把上岗第三关。在培训环节之后,校团委依据培训方案组织岗前考核,分为优秀、合格等次。根据综合表现,选拔产生10名优秀等次学员组成明星讲师团,在校内外开展宣讲活动和实践活动。合格等次学员在本学院(部)完成宣讲任务。校团委组织部副部长陈俊婕介绍到:“分级分类完成宣讲任务,一方面提升宣讲效果,另一方面也力求营造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对谁讲?完善“五角星”宣讲对象靶向覆盖矩阵
讲师团一经成立,坚持青年在哪里,宣讲就覆盖哪里的原则,形成分众化、对象化走进团支部、走进初级团校、走进骨干培训班、走进网络、走进中学的“五角星”矩阵,也正是在一次次的宣讲中,讲师团的成员们完成了从青涩到逐步成熟的蜕变。

“从选拔到入选再到明星讲师,我有幸去了文学院、民族教育学院、师大附中、大骨班团日活动进行宣讲,从初稿的生涩到一遍遍的打磨,从第一次的小紧张到逐渐地从容,在传播新时代的声音中,我也完成了自己人生的蜕变。”青年讲师团成员、来自文学院的孟菁菁说道。
讲什么?青春力量融入党和人民的奋斗事业
青年讲师团突出“四讲”,着力搭建“四模块”宣讲内容设计传播体系,讲好党的创新理论、讲好党领导下的青年运动史、讲好青年榜样故事、讲好抗“疫”故事,青年讲师团成员结合学科特色,从“小我”出发,融入到党和国家发展“大我”的进程中,与时代主题同心同向。“我有幸为大家宣讲《志存高远,愿守担当》这一主题,向听众分享我的志愿服务经历,希望可以通过自己的故事来影响更多的青年学子,担当起新时代的使命与责任。”青年讲师、数学与统计学院学生郭江枫如是说。

怎么讲?小故事讲大道理,抽象理论变成“精神大餐”
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为了民族复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矢志奋斗,他们的故事成为一代代中国青年的精神食粮,给无数华夏儿女以巨大的精神鼓舞。青年讲师、生命科学学院学生李悦宸说:“我们将天下事讲成身边事、将书面语译成知心话、将个人感悟转变为青年声音,在交流反馈中懂得了理论学习要学到深处、宣讲实践要落在实处、理想信念要融入心里的宣讲之道。”

“青年讲师团”作为“青年大学习”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校基层团组织建设工作的重点工程。接下来,校团委将持续聚焦深化青年思想政治引领这一主线,将青年讲师团培养成为真懂、笃言、善讲的青年强声,在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中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