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我校第十七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终审决赛在雁塔校区成功举行,来自20个学院(学部、研究院)的43支团队参与现场角逐,多位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应邀担任大赛评委,校党委副书记王永安赴现场观摩指导,各学院党委副书记、团委书记以及项目指导教师、广大学生到场观摩交流。

在赛前评审工作会上,校团委副书记戴璐做了竞赛筹备工作报告,详细介绍了我校第十七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的组织实施情况和2021年全国“挑战杯”赛事的改革情况,并对终审决赛的评审要点和评审规则进行了说明。校党委副书记王永安代表学校对应邀担任评审的专家表示欢迎与感谢,他指出,“挑战杯”竞赛作为一项具有导向性、示范性和群众性的全国竞赛活动,在促进青年创新能力提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竞赛已发展成为学校师资力量、科研水平、综合实力的展示平台,是评价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王永安副书记表示,我校高度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近年来,以“挑战杯”等大型赛事为带动,深入挖掘学科特色与专业优势,积极开展科研成果的落地转化,并通过政策优化、制度保障等一系列举措推动学生创新创业活动向纵深开展,有效提升了我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水平。最后,他希望各位评审专家维护本次大赛的严肃性和权威性,遵循客观的评分标准,把握“优中选优”的原则,遴选出体现我校的核心竞争力的学生作品。
评审工作会结束后,终审答辩正式开始。43支参赛团队通过PPT陈述、作品展示等形式,详细介绍了自己的参赛项目,专家评委紧扣科学性、先进性和现实意义等评审要求,结合项目已取得的成果和现场表现,进行了客观公正的问辩评审,并针对参赛团队在观点凝练、对策提出和撰写规范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给予了修改意见。经过9个小时的激烈角逐,《基于不同主体的地理教学用图需求特征及其提升策略》等5件作品获得特等奖、《乡村振兴背景下秦巴山区典型村企合作模式研究》等10件作品获得一等奖、《融合促改:“放管服”背景下破解审批与监管互动困局的方案——基于西安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考察》等13件作品获得二等奖、《“文体感”中华文化智能体验系统》等15件作品获得三等奖。
我校第十七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于2020年9月初在学校官网首页发布通知,启动校级选拔赛事,同时,成立“挑战杯”竞赛工作领导小组,由校团委会同党委学工部(武装部、学生处)、教务处、研究生院(党委研工部)、科学技术处、社会科学处等五家单位共同组织,稳步推进竞赛各项工作。自校赛启动以来,通过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小程序、外展桁架、横幅海报等累计发布与赛事相关的动态和消息300余条,对竞赛进行全方面的宣传;组织开展各级各类专题报告18场,覆盖学生3500余人;组织学生科协志愿者开展进楼宣讲,累计发放“挑战杯”竞赛宣传册600余份;举办“青创话未来”主题沙龙11场,邀请往届优秀项目指导老师及获奖学生就选题策略、参赛要素、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经验分享;组建大学生“创梦之星”宣讲团深入学院进行分享交流,参与学生2300余人次;创新开展“青创领航”大学生创新创业冬令营,按照“面上普及、点上培育”的原则,累计开展线上培训和答疑辅导11487小时,训练指导学生618人、优化培育项目45个。

近年来,校团委遵循“重发动、重培育、重实战”的工作理念,抓好“转化、培优、实践”等关键环节,在实践中育人,在培训中培优,不断提升“挑战杯”竞赛工作水平。下一步,校团委将以承办陕西省第十三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为契机,积极协调校内外各方力量和资源,紧密联系有关部门、学院,认真做好备赛工作,力争再创佳绩,为推动学校实现加速发展高质量发展贡献青春力量,向建党100周年献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