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加关注:
陕西师范大学团委-启夏青年网
团学快讯

刘胤汉教授做客学术人物微访谈

发布日期:2015-05-12

2012年5月14日晚19时,我校旅游与环境学院刘胤汉教授做客由校团委、大学生“挑战”科技协会共同主办的首期“学术人物微访谈”,围绕"科学研究与人生励志"的话题进行了畅谈。旅游与环境学院副教授岳大鹏,校团委副书记蒋毓新及慕名而来的近300名师生参加了此次活动。

本次微访谈活动现场设在雁塔校区崇鋈楼归仁堂,活动以主持访谈的形式分三个环节对刘胤汉教授展开访谈,访谈内容包括“一路走来、科研与治学路、桃李天下”三个部分,通过主持人与刘老的访谈对话,现场观众全面了解了刘胤汉教授在学术研究、治学态度、为师理念等方面的经历和成就。当被问及刘老的工作理念时,他风趣地说:“没什么理念,我崇尚并提倡实事求是的精神”;当谈到成才因素时,他说:“勤奋刻苦比聪明智慧更重要,每个人都必须要有吃苦精神,能‘坐得住’、‘耐得住寂寞’”;当谈及自己给学生的要求时,刘教授笑着承认自己很严格,其中一个典型的规定是“三不准”,“在研究生三年的学习期间,未谈过恋爱的暂且不准谈恋爱;谈着但未结婚的暂且不准结婚;结了婚但未生孩子的暂且不准生孩子。”期间,他还例举了他的开门弟子、我校杰出校友傅伯杰院士在读书期间的趣味轶事,勉励同学们要学习傅伯杰院士做人、做事、做学问的方法原则,在刘老朴实的语言中映射出很多深刻的道理。

微访谈进行中,活动进展情况以微博的形式在网络同步直播,在线网友积极参与互动,刘教授回答了网友提出的“对免费师范生的期望”、“本科生如何更好地提升专业能力”等问题,他提到:“教师是受世人尊敬的职业,教师应该有渊博的知识,只有这样,方能为人师表”;“做任何事情都要脚踏实地,不要浮躁,不要好高骛远,多读书、多实践,实事求是的进行科学研究”。

活动进行中,旅游与环境学院党委书记延军平、旅游与环境学院副教授岳大鹏都以视频影音的形式对刘胤汉教授的学术成果和教风师德给予了极高的评价。活动结束后,校团委副书记蒋毓新代表团委向刘教授送上了绣有青翠劲竹同时写有“为人师表”的十字绣挂画作为纪念。

此次微访谈活动以网络现场互动、在线同步直播的形式让广大师生近距离的接触了学术大家,刘胤汉教授求是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学无止境的学习态度让广大师生受益匪浅,对同学们更好地养成优良学风、积极投身实践、提升创新意识树立了楷模。





刘胤汉教授热心回答网友提问





校团委副书记蒋毓新向刘教授赠送纪念品

刘胤汉教授简介:刘胤汉,男,陕西户县人,1928年9月生于书香之家。陕西师大旅游与环境学院教授。刘胤汉教授一生主要从事地理学的前沿学科——自然区划、土地类型和土地评价研究。从1955年开始发表文章,20世纪六十年代就在《地理学报》发表首篇文章,崭露头角。从20世纪八九十年代到2003年,在国内外权威刊物《地理学报》和核心刊物《地理研究》等20多种刊物发表论文150篇,出版专著6部,主编和参编专业著作19本。代表论著有:《关于“中国自然区划问题”的意见》、《关于陕西省自然地带的划分》、《陕北黄土高原土地类型及其评价》、《陕北黄土高原土地类型系列制图》、《秦巴山区商业基地的结构与模拟》、《陕西秦巴山区土地演替研究》、《综合自然地理学理论与实践研究》、《自然资源学概论》、《综合自然地理学原理》、《秦岭水文地理》。他学术上的主要论点,被同行专家认可见于史册达六次,论著被学者引用作为参考文献的达140多篇(次),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刊用的有10多篇,被中国科学院中国地理科技文摘摘录的有10多篇。他三次参加在北京召开的国际地理联合会亚太地区国际地理学学术大会、在呼和浩特和包头召开的干旱区资源与环境国际学术会议,交流了《城郊型土地利用类型与问题》和《土地结构与演替规律》论文。他主持接待美国夏威夷大学地理系和东方研究所访问团,以及原东德和波兰经济地理学家,进行学术交流。


主办单位:共青团陕西师范大学委员会
地址:西安市长安区西长安街620号陕西师范大学新勇学生活动中心四层

联系电话:029-85310386
传真:029-81530861
E-mail:tuanwei@snnu.edu.cn

技术支持:【西安易达】     陕ICP备1100164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