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我校2024-2025学年第4次学生团委副书记联席会议在新勇学生活动中心召开,总结寒假学习实践情况,安排近期基层组织建设重点工作。校团委组织部(青年团校)全体工作人员、各学院(部)学生团委副书记参加会议。
在集体学习环节,与会师生结合《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总体要求,重点学习2025年政府工作任务中“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和“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主要内容。

在工作交流环节,各临时团支部分组汇报寒假学习实践情况。
第一临时团支部围绕《习书记勉励我们“未来做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好老师”》,结合寒假期间电影《哪吒2》爆火的文化现象,围绕“如何传播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展讨论。第二临时团支部开展“挺膺担当向未来”读书会,集体学习了《努力成为堪当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大任的栋梁之材》一文,支部成员们纷纷表示作为一名师范生,要同人民一道拼搏,同祖国一道前进,为教育强国建设贡献青春力量。第三临时团支部召开“青春逐梦新征程 团梦扬帆启新篇”主题团日活动,结合习近平主席二〇二五年新年贺词,激励支部成员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第四临时团支部成员立足专业,探讨DeepSeek在学习科研场景下的应用,迎接人工智能时代下教育所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

同学们还坚持理论学习与实践教育相结合,书本知识与社会课堂相结合,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用行动践行担当。
赓续家乡印记,实践锻炼青春。民族教育学院刘江珊走进家乡榆林革命英烈纪念馆,在“沉浸式”思政课堂传承英烈奋斗精神,做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历史文化学院刘馨泽与其他青年志愿者一起,春运期间在长沙车站观沙岭站为有需要的旅客提供咨询指引、票务协助、候车引导、秩序维护,为寒冬里的春运旅客增添了丝丝暖意。
云端汇聚温情,知识绽放青春。教育学部杨佳怡、计算机科学学院陈源熙、新闻与传播学院赵璨等20名同学在学生党员结对边境国门学校学生专项实践中与结对少数民族小学生一起“云学习”“云阅读”“云游览”“云书信。
创新创业实践,挑战磨砺青春。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张菀桐前往毛乌素沙地,投身生态保护一线开展实践调研,助力补浪河乡治沙固碳工作;数学与统计学院海焯南走访经验丰富的乡镇教师,为“挑战杯”项目推进提供宝贵的实践经验和方向指引。
回访高中母校,情感浸润青春。马克思主义学院王叶繁、生命科学学院程吉喆等16名同学加入“优秀学子寒假回访母校”专项社会实践活动,回到高中母校为学弟学妹讲述大学期间的成长收获,传承和弘扬“西部红烛两代师表”精神。
会上,还对近期正在开展的2024年度组织生活会、网上主题团日活动系统使用说明进行答疑。